李泰身體微微前傾,兩手接過蘇綽遞來的告身,低頭一瞧便見到他新的官職一個是秘書省著作郎,另一個則是大行臺墨曹參軍。
著作郎的官職,李泰倒不意外,之前蘇綽就跟他說過,希望他能為周惠達撰寫傳記。
李泰之前便請教過表哥盧柔,得知擔任著作郎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必須要在任期之內撰寫一份名臣傳。文筆好資歷深的郎官,還可參修國史并寫起居注,是文職官員中第一等的清要職位。
李泰雖然不怎么看重他的出身,但也不得不承認,若非出身隴西李氏,憑他的年紀和資歷,是不可能新官上任就直接擔任著作郎這種清貴官職。
當然,得此授命也在于蘇綽對他的欣賞,他在著作郎職位上,主要的任務就是為周惠達撰寫傳記。
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無論什么人奮斗大半輩子,也都希望自己留給后世的形象是正面偉岸的。
甚至不乏官員子弟賄賂作者、希望能隱惡揚善的事情發生,一般權貴人家也都不敢隨便冒犯得罪這些手握筆桿子的人。
至于那個大行臺府墨曹參軍的官職,李泰就有些迷茫了。從名字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掌管文墨事務的官職,難道是負責制作掌管辦公耗材的
又或者大行臺打算把他家的印刷產業充公,所以給他安排了這么一個職位
想到這里,李泰心中的興奮便略有削減,他鄉里事業雖多,但眼下見利最著的就是公文印刷,甚至還超過了紡車織布的印鈔機。
他還打算靠著公文印刷盡快完成資本的積累,將自家產業進行一次升級,往軍工冶鑄方面進行發展,真是不舍得將這產業交公
他也沒有直接詢問蘇綽,免得對方回答就是這個意思、反而沒了應對拒絕的余地,略作沉吟后,只是發問道“請問蘇尚書,卑職是就臺府辦公,還是要前往長安入朝”
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如果有的選,他還是希望能在華州上班,一則可以免于涉入西魏朝廷那些糟心人事,二則華州往來商原路程不遠、快馬來回用不了一個時辰,也能兼顧鄉里視野的發展。
“著作之事不必專居衙署,文籍采閱著員訪取即可。墨曹事務既繁且要,需要在事臺府。”
蘇綽隨口回答了一句,見李泰沒有了別的問題,便抬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李泰見狀便也不再耽誤蘇綽的時間,連忙起身告辭,而另一名官員已經被引入堂中來、與他擦肩而過,讓他更加感受到臺府之中務實效率的工作風氣。
他這里剛剛退出廳堂,右廊便有一名中年人闊行上前,對著李泰拱手說道“敢問可是高平男李著作某名裴漢,今居臺府墨曹參軍,與李著作同署并案。奉蘇尚書使命,于此等候李著作同行歸署。”
“裴參軍你好,有勞了”
李泰聞言后連忙作揖行禮,略作沉吟后便又問道“敢問裴長寬裴將軍,共參軍是否”
“正是家兄,李著作也知家兄躁世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