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又向兩位參軍稍作打聽,原來在大行臺做官的確是不包飲食的,但也并不是完全的義務勞動。
大行臺會根據各曹屬職事劇閑、人員多少,劃分給官署一定的士伍和田地,通過對這些官屯產業的經營收獲,來維持行政成本和官員食料的開支。
這一點倒跟隋唐時期的公廨本錢差不多,都是由朝廷下放一定的財政度支權力給各級衙署,讓他們各自經營解決一部分行政開支。
彼此間有所不同的,那就是隋唐大帝國的國力強盛,公廨本錢直接以錢帛的形式進行發放,再向民間放貸回利。但西魏政府卻連一個穩定的貨幣政策都無,便只能發放勞動力和土地。
官員們行政辦公之余,還需要認真經營這一部分產業,否則就可能連飯都吃不上。
了解到這些后,李泰也不由得感慨西魏政府、或者說宇文泰的霸府政權,能夠搭起這么一個班底真是不容易,簡直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一股貧窮的氣質。
等待公廚備餐的時候,兩名參軍又將衙署所司事務的核心公文跟李泰過了一遍。墨曹事務主要分為三部分,除了筆墨耗材的收儲調度,還有行臺官學的課程教授和廨本人田的經營。
在李泰到來之前,兩名參軍分工主要是由裴漢負責官學教育,薛慎則管理其他的庶務事情。
三人湊在一起商討一番后,便決定由李泰暫時掌管莊田生產。這也算是對李泰的一個照顧,畢竟莊田經營好壞,影響也只局限于衙署內部,若真管理不好,頂多少吃倆菜。
至于其他的事情一旦做不好,影響那就多了。
李泰對這一決定倒也沒有異議,畢竟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和習慣臺府的氣氛和節奏。
三人分工議定,屬員們也將餐食取回。
大行臺在錢糧支出上雖然摳摳搜搜,但做起買賣來倒也童叟無欺。
兩匹絹就買回來一大桶的粳米飯、三十個發面籠餅,以及整整兩只的烤全羊、并其他干脯、蒟醬、菹菜等等,以及一小桶的酪漿,起碼這衙署中二十多人食用起來綽綽有余。
一大車的食盒拉回來之后,屬員們卻不急著分食用餐,而是先抬著厚重的木板要把大門給堵上。
李泰初時不解其意,但很快就明白了。
“獨樂哪如眾歡,你等墨曹事員實在太小氣,左近同僚還沒來得及聞膻起行,你們竟然就要閉門謝客”
衙堂院門外,有數人趁著門板還未合攏,身手敏捷的從那空隙處跳躍出來,指著曹內群眾們便大聲笑斥。
李泰見狀后也樂起來,怪不得將要開飯時,群眾都如臨大敵一般,感情是防備著有人流竄進來蹭飯的。
“這些不懼口孽的貪吃賊子啊,各自在署清貧示人,眼見別家戶里制庖,卻迅猛的如同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