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出手的確豪爽,一下子送來整整五車的禮物,但數量還不是重點,關鍵是質量。
織物兩百匹,其中一百匹是普通的素絹,可以直接拿來花銷的,說值錢倒也值錢,但如今的李泰倒也并不怎么看在眼中。
另外的一百匹,一半是提花織錦,花色繁復對稱。另一半則是已經染色的縑,紫絳玄青皆有,堆在一起五顏六色的很是鮮艷。
這兩種都屬于高端織物,市面上不常見到,特別是錦。
眼下的蜀中仍不屬于西魏的勢力范圍,關西雖然也有一定的產出,但主要還是用來輸官以及御用。
錦的織造工藝太過繁瑣復雜,為了保證有限的織造生產力不浪費在這種奢侈品上面,在大統初年甚至一度被列為禁品,不許民間織造并買賣。
近年來管制倒是有所放寬,但產量仍然有限,一匹良錦的黑市價格甚至能夠達到幾十匹絹的程度。
縑雖然不像錦那樣珍貴,但因需要雙經雙緯的紡織,造價本就比普通的織物翻了一倍,若再加上人工技巧、染色等工序,一匹縑同樣能夠兌換到數匹絹。
若干鳳那穿上騷包得連李泰都自愧不如的絳色披袍,就是用縑裁剪縫制。李泰莊上紡織工業雖然發展迅猛,但至今都還不能生產縑,一者織娘們手工達不到,二者也不舍得這樣費工費料。
就這一百匹錦和縑,就足足價值一兩千匹絹,而這還僅僅只是禮物中的一項。
接下來還有各種造型和用途的漆器一百件,足足裝了幾大口箱子。每一件都非常精美,看起來就價值不菲。只可惜李泰跟他部曲們都乏甚見識,不好評價這些漆器的具體價值。
金銀器三十件,既有擺件飾品,也有造型各異的佛像,甚至還有金杯、金盞的生活用品。李泰也不知用這些東西吃飯算不算逾制,但既然獨孤信敢送來,料想問題應該不大。
他還很沒有志氣的讓人將這些金銀器稱了稱,足足兩百多斤重,即便內有包胚壓秤,這一批貴金屬也著實價值不菲。
除此之外,另有各種珠玉寶石犀角羽毛獸皮做成的各類器物,林林總總也有著十幾件。雖然不當衣食,但看起來都非常貴重。
李泰還在里面翻找了一下,看能不能翻出一兩塊煤精出來,以后給自己鑿個三十二面的印,但卻沒找到。
在這些織品和器物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香料和調味品,主要是絲路貿易中的商品。
胡椒五斗、砂糖兩斗,當然砂糖不叫砂糖、叫石蜜。單單這兩種,就看得李泰有點眼睛發直。
他倒不是沒有吃過胡椒和砂糖,但這兩種東西在時下和后世的意義那是截然不同的,價值上有著云泥之判。
特別是胡椒,在眼下這個時代根本都不算是調味品,而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胡椒功能下氣,在氣疾多發的中古時期意義非凡。
西魏皇帝年初時候就賞賜給賀拔勝胡椒半斗,還是研磨成粉、用玉匣裝著的,平常食用都要用小銀勺去量,那銀勺比掏耳勺大不了多少。
至于砂糖,那就應該屬于聽說過、沒見過的東西了。反正一直到現在為止,李泰也沒有見過誰家用砂糖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