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又著劉共前往左近南白水縣進行溝通,割讓一部分莊園耕地充作縣中官屯,換取縣中經營的幾處官營渡口和舟船。
至于武鄉縣管制的渡口舟船,他早經由鄭滿爭取過來、劃給了渠盟使用。
堂堂都水衙門,連幾個渡口舟船都管治不了,那也是個笑話。將這些掌握在手里,就可以安心收過路費了,雁過拔毛,也是一項收入。
幾項工作安排下去,首先獲得反饋的是跟南白水縣的資源置換,一名縣尉到了第二天便跟隨劉共來到沿河莊園里。
“高平男于洛東鄉德事跡,某等洛西群眾也聞名已久、心中敬仰”
那縣尉五十多歲,入堂后稍作恭維,便忍不住開口問道“前者鄉士劉某傳言,請問是否屬實”
“衙堂新設,乏用辦公。居此縣域,也盼望能夠守望相助。南白水沿河所設津渡者三,大小舟船三十余,愿以公廨良田三十頃置換。縣尉若能作主,此際便可成事”
李泰微笑著回答道。
縣尉聞言又是一喜,旋即又有些為難道“只是三十頃啊但縣中津渡經營年久,舟船打制維修也所耗頗多,能不能、能否”
“我既受使,便誠于事,不欲與縣官爭斗使氣。橋津舟船,本就在都水職內,縣官兼管多時,確有勞苦,所以割贈公田酬謝。區區小事,也不值得滋擾大行臺。若據此奏言,難免會與縣官失和。”
李泰肯拿出三十頃良田置換,已經算是客氣,聽到這縣尉還想要更多,臉色頓時拉下來。老實說這些縣官在他眼里,還不如那些鄉土豪強難纏。
縣尉眼見此狀,頓時也不敢再做堅持,連忙又拱手道“是下官一時迷茫,實在不必勞煩上司。三十頃、就三十頃只不過縣中力役貴乏,津渡船工仍需歸衙聽用”
“這是當然,彼此各安本分,豈敢插手別司桉事。”
李泰倒也并不貪得無厭、連船工都要一起打包,順便也是表明下自己的態度,不會隨便征使縣里的勞役。
做成了這筆交易后,他心情也不錯,接著又笑語道“洛東鄉里受惠渠事,已經是遠近有聞。我所司事也有治水勸耕,此縣中若有渠事籌謀,可以傳言告聞,若鄉情適可,便能盡快立事”
“一定將郎君此意歸告縣尊”
那縣尊聞言后便干笑應聲道,瞧得出誠意甚乏。
李泰對此也不意外,如果沒有鄉土資源的支持,郡縣官員其實權力很有限,徒具其位而已。
龍首渠之所以能夠修成,主要也是在于他的大力推動,縣令杜昀雖然也算是一個好官,但事權和能量卻不允許。
所以他想整體整頓洛水,關鍵還不在于沿線的官府,而在于那些有人有物的土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