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磐,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同樣新官上任的盧柔捏著鼻子,踮腳走入彌漫著一股腥臭氣息的都水行署莊園中,入堂見到李泰身邊沒人,便湊上前甕聲甕氣問道。
李泰見他這模樣便呵呵一笑“表兄沒見到莊中那些漁獲都是沿洛鄉人呈交上來的。”
“我就是在問你,收繳這么多漁獲做什么怕是得有上千斤了吧”
盧柔聞言后便翻個白眼,他剛才已經盡力在躲避,但還是踩了兩腳的臭水和魚鱗。
“不只,已經一千三百多斤了。”
李泰一邊回答著,一邊心里感慨果然釣魚老兒在哪個時代都是最有戰斗力的一個群體啊
他本來還以為時下正當農忙,即便告令發出,應該不會有太多鄉人賣貨。但卻沒想到,僅僅只過去了兩天的時間,單單左近鄉里便送來了這么多的河鮮漁獲。
時下正值初秋末暑,這么多的漁獲突然蜂擁而來,味道能好那才見鬼了。
為了避免這些河鮮腐爛變質,他緊急從對岸若干惠家和商原調運過來一批制作魚醢的油鹽醬醋等調料,一部分剛剛被引回行署莊園的士伍們也在忙碌的油炸烹煮并晾曬。
“古者商君變革、立木為信,如今署事新作,也需要取信于人啊鄉人竟年勞累,葷腥不忍入腹。我今使貨益人,也是希望令式能夠推行順利。”
雖然有點弄巧成拙,但李泰也在及時補救。
他拉著盧柔走到堂外蓬下架設的幾個鐵鍋大灶,讓人盛取兩碗已經被熬煮得湯色濃白的魚湯上來,坐在一邊吹氣輕啜起來,并吩咐朱勐道“告訴那些鄉人,賣定漁獲后不要著急離開,到這里飲上一碗魚羹再走。”
天氣炎熱,盡管士伍們勤勞趕工,終究還是有一部分漁獲來不及處理便要腐壞。與其白白丟棄,還不如趁早熬成魚湯與群眾分享。
李泰一邊喝著魚湯,一邊感慨自己可真成了大聰明,花錢從鄉人手里買魚,然后再請鄉人喝魚湯。
但事實上,這買賣場景雖然熱鬧,花費卻也不多,一千多斤的漁獲使絹不過十匹,甚至還不如熬湯所使用的鹽醋蔥姜和胡椒價值高。
為了壓住河鮮的土腥味,居然連胡椒這種幾乎比值黃金的調料都給用上了,真是不說敗家都不行。
鄉人們也不知這碗魚湯價值幾許,只是覺得比自家平常烹飪滋味好得多,站在棚外喝了一碗,便各用樸素的方式向李泰表達感謝。
李泰對此欣然受之,還指著鄉人們大聲喊道“今次便不計較,下次魚不滿尺、蟹不滿握,不準送來衙署”
鄉人們嬉笑著答應下來,還有人見李泰態度和藹、不同于其他倨傲威重的官人,便喊話道“敢問使君,下次送魚還有魚羹飲嗎”
“請你們吃臭魚爛蟹速去速去,田里谷穗都熟,哪來這么多閑時泥塘打滾”
李泰揮著手沒好氣道“老子羹湯不白給,來日衙役入鄉過戶,不求酒食招待,須給井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