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早起耍練一番武藝,歸舍后再喝上一碗熱氣騰騰、軟爛濃香的羊雜湯餅,李泰不由得感慨這才叫美好生活啊。
他這里都吃完了早飯,下屬們許多都還沒有起床。窩在河邊吹了幾天的冷風,吃住都是煎熬,好不容易有了舒適的住所,一個個都睡到了日上三竿。
李泰坐在莊園中堂里寫了半天的計劃書,睡的眼皮浮腫的下屬們才陸續入堂。
待人員到的差不多了,李泰才又問起這段時間以來的行署事務。
行署創建未久,最近又只是圍繞大閱事宜,倒也并不復雜。拋開大閱相關,唯一行署職內的事務就是白水縣的池堰工程。
李泰昨天入莊的時候,便注意到白水莊園一部分耕地已經割劃出去、并且白水縣也已經將一部分編戶轉移過來。
最主要的人地矛盾解決了,白水縣的池堰也開始動工。借助了渠盟的組織力,有兩千多人于境用工,已經將池堰框架圈挖出來,但想要在明年春汛之前完工的話,人員投入還要加倍。
不過眼下境域周邊民力主要圍繞大閱使用,得等到大閱結束之后才能繼續增加投入。這池堰修成之后,預計可以惠及一千頃左右的土地,白水的中下游也能進行通航,可以將陂塬山嶺間的煤炭和陶土更方便的運輸出來。
白水縣境中增加的土地,李泰并不插手分享,但池堰的管理權則歸都水行署。這就意味著白水這一河段的運力,都是歸屬李泰使用的。
之前的白水河道既寬且淺,并不適宜架設碓硙,可現在有了池堰分擔泄洪,便可以在白水注入洛水的河段架設一區碓硙。有了這些碓硙便可以加工礦石,再加上運來的煤炭,便可以在這里造爐冶煉。
宇泰之前給了李泰三防的編制,讓他自己選擇駐防地點,李泰便打算在白水設置一防。
白水本來就是洛水中游與下游的交界線,于此設防,便等于李泰在關中平原的北部邊緣掌握了一支武裝力量,對于沿河中下游的震懾力那是十足的,并能看管好軍工廠、修建一個物儲中心。
當然,他選擇筑城于此也并非滿滿的私計,同樣也有備胡防賊的考量在里面。
白水對岸的澄城郡北方,就是大片的山嶺地帶,名為梁山、即就是后世的黃龍山。梁山隔河對岸的便是山西的呂梁山,夾于彼此之間的黃河河段,即就是黃河龍門。
梁山與陜中一系列的山脈,又被統稱為北山,地境之中同樣分布著許多的稽胡,名為北山胡,是一股較之黑水胡勢力還要更強的稽胡勢力,甚至一度沖擊西魏的華州河防。
華州的軍隊主要是沿河設防,以抵抗對岸的東魏人馬,調度起來并不方便。
因此境域之中也需要一個鄉團武裝的集結地點,李泰設防于此可不是為的直搗華州老巢、順便向洛水下游收保護費,而是為了震懾防備北山胡。
等到白水防城建造起來,以洛水干流為支點,可以隨著勢力的發展、繼續沿著支流的石堡川等修筑戍堡塢壁,使得關中平原北部更加安穩。
至于其他兩防,李泰準備安排在洛水的上游,眼下倒是還不必著急,畢竟洛水上游太荒了,就算先把人馬組織起來,單單吃喝都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