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我并不知,歸后問過經事者,再給你一個答復。”
陸通聞言后便擺手說道,李泰卻一把握住他韁繩不讓他走“卑職舊曾臺府參謀,明白府中事
程閑劇有判,這樣的小事未必能判于劇要,程式之中不免就會一推再推。只需要掌事上官一言而已,懇請尚書能施給方便。”
陸通見他一臉央求,頓時忍不住一樂,指著李泰便笑語道“當時定策考成時,沒想到自己有天會受制此規吧”
李泰聞言后干笑兩聲,但還有幾分要強的說道“職隨事轉,內外之遷在所難免,唯勤于所在,不暇他顧。若來年內外易處,卑職絕不會在章程之內為難尚書。”
“你這話,我可記下了”
陸通自知李泰如今可是大行臺的小寶貝,也犯不上在這小事上刁難,便點頭說道“我這里事務繁忙,你自尋掌事者討還。”
“口說無憑,尚書能否給一書令”
李泰仍是繼續糾纏,等到陸通有些不耐煩的拋給他一份手令,這才連連道謝,熱情的歡送一程。
待與下屬們匯合之后,李泰才又擺手道“隨我去收回咱們行署物資”
離開此處后,陸通率眾在塬上巡視一番。
眼下在白水打掃營地的人員可是不少,除了直屬臺府的士伍役力之外,也不乏州郡所募民夫。
像李泰那種想要私自截留物料的情況也不少,倒也不是州郡官員們貪婪,實在是大家窮怕了。一場大閱耗使物料頗多,凡所相關的官司都庫藏空空,大家也都指望著那些廢棄物料回一口血,不至于一貧如洗。
陸通不是不體諒這些外司官員的辛苦,但就算臺府要做回補,也得把那些物料統一收繳起來再作安排。
一番巡視下來,陸通聽人訴苦頗多,被那些各述憂困的負能量搞得都有點頭昏腦漲。
傍晚返回行營時,陸通便開始盤點今天物料回收的情況,但卻在下屬呈交的賬簿中發現了許多弓刀甲杖的撥出記錄,接收者則是都水行署。
“這是怎么回事”
他提筆將那些撥付記錄勾劃出來,接著便問向屬員。
負責倉管收支的官員入前略作查看,便回答道“是依尚書手令,將都水行署器坊人物發還。”
陸通聞言后更加不解“此事我知,只是發還器坊人與物,但這些弓刀甲杖卻是內外諸軍遺留,怎么也一并發給都水”
“這些器物就是歸屬都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