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邊有感李泰的出手闊綽,一邊也滿是愛惜珍重的摩挲著這面金牌,因此感受到的興奮與榮譽感又遠遠超過了金子本身的價值。
李泰邀請眾人前來聚會,當然不只是為了撒錢,等到送完禮物回席坐定,便又笑著說道“我等眾位雖因渠事而聚首堂中,但鄉事又何止河渠一樁凡所鄉親衣食有患、疾病困苦者,俱為鄉義應作救助。
趁此龍首渠成,且置義倉一座為賀,我以谷米萬石、帛千匹以充倉實,請諸位擇鄉里仁德著稱者任此倉監,撫恤孤寡、慰問疾病,凡所鄉人憂困求助者,皆由此中出濟”
他話音剛落,堂中又響起一片雷鳴般的掌聲,并有數名鄉豪也都紛紛站起身來,表示愿意捐物義倉、壯此義舉。
李泰倒是沒有安排什么托,應該說每個人的心里其實都有正義善良的一面,當幫助別人獲得感激時,心里也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鄉人施善、各憑心意,但若只是一味的損己肥人、也絕對不是長久之計。人唯自助、遂得眾助,懶散自棄者,天亦棄之,人莫能助”
李泰趁著這股勢頭,又講起第二件事“諸位應知,去年我孑然入鄉,至今略聚資業,凡所擁得,皆鄉人厚愛惠我。所謂取之于人、用之于人,我雖然不以大善而稱,但也希望鄉居所見皆殷實知禮的鄉親,而并非窮計的惡徒。
但往往鄉人雖有治業之心力,卻未必能有立事之資本,以至于蹉跎經年、志氣遂敗。往年觀此諸類,有憐憫之心卻無救濟之力。如今于物事中略得盈余,便也想將我治業的心得轉授親近之鄉戶”
眾人聽到這話,也都紛紛打起精神。李泰這個東州新客快速的崛起于鄉里,他們也都是親眼所見,這當中超出鄉情鄉勢的權力經營他們未必能知,可也都深信李泰一定是有獨家的秘訣。
別的不說,單單商原工坊里那些品質上佳、暢銷于市的商品,就讓人羨慕不已。
李泰見眾人如此的熱情飽滿,也覺得氣氛鋪墊到位了,于是便將他真正的計劃講出來。
他如今也算是資本雄厚,但錢如果不花出去就是一堆死物,但要怎么花才能更有效果,卻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就西魏這個生產力水平和商貿環境,就算想要野蠻消費都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就需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改變一下環境。
他要開一個銀行,將這些渠盟里的元老們作為客戶,放貸牟利還是其次,關鍵還是讓這些土豪們走出各自的莊園,參與到整個社會互相交流的經濟活動中來。
為了避免有些杠精挑錯,說他異想天開,李泰為此也是準備了挺長的時間。
首先通過渠盟、劃定一部分鄉戶,通過修造龍首渠一事加深彼此的共事情義,讓渠盟人事成為他們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的重要一部分,彼此間不再只是鄉情倫理的約束,而是建立起更深的一層連接。
豪贈金牌也是為了加強他們對這一身份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再想背叛就會有更大的心理負擔和社會代價。在人事不常流通的古代社會,在渠盟這個組織結構中如果欠債不還,那可是要比裸貸更加嚴重的社會性死亡,甚至祖孫數代都有可能被打上一個背信棄義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