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心里是暗自覺得這個價格有點夸張,雖然說凋陰胡算是稽胡族群中的異類,各自積儲頗豐,凋陰劉氏作為其境最大勢力、想必財力更加雄厚,但要讓他們掏出五十萬匹絹的資貨,應該也有點困難。
像是之前那十幾個胡酋供奉主,因為地皮殺得有點狠,最近都有點犯憷、用工不太積極,以至于工期頗受拖延。不過初期投入已經這么大,他們也不舍得半途而廢,各自財力告急后便開始積極拉攏其他合伙人進來。
不過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既然弘義和尚都這么信心滿滿,李泰便點頭笑語道“那就依你所計,這件事做成后,一定給你酬賞”
“老僧方外之士,人間物料不需用多。前者執迷邪道,幸在主公恩佑才免于歷劫,更抬舉老僧執掌大寺。于身已經更無所求,唯一點俗情擾懷,懇請主公能夠恩給。”
這老和尚近來裝上癮了,說話套路儼然一副已經看破紅塵、無欲無求的樣子,但提出的獎賞請求又讓李泰有點哭笑不得“門中幾息俱沙門穢物,恐不容于俗塵方外。懇請主公容納戶內,為奴婢使。心中唯此缺漏,主公若能施恩補全,則俗愿盡了,余生永為主公宣法喉舌”
這話說的,關起門來爽的時候挺快樂,提上褲子搞出人命卻成了沙門穢物。但也不得不說,這弘義和尚提出的請求也讓之后的相處能變得更融洽。
眼下寺廟還未修成,錢貨動項已經非常巨大,日后規模只會更大。若非心腹肱骨,李泰也不放心長久的使用,彼此有了這一份情義羈絆,那就不是問題。
李泰點頭笑語道“法師放心吧,得閑歸后我便將你子息收作門生,共我一族,來年進事婚配,俱為門中家事,讓你不必再受俗情雜擾”
弘義和尚聞言后自是喜出望外,連連叩首表達自己的忠心與謝意。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李泰也不再過問此事,只是埋頭處理防城中積攢的軍政雜事。
等到弘義和尚再次到來時,便帶來一個喜訊,劉氏父子在參觀諸場佛禮后,終于決定答應下來這一價碼,并且表示月內便會將先期十萬匹帛的資貨送入寺中,以加快寺廟修建的工期。
李泰聞言后自是大喜,也暗自檢討自己也是沒見過世面、勉強只能吃上四個菜的檔次,土豪都送上門來任由自己放血,他居然還擔心下刀太狠。
也是他骨子里就不是這個世界的思維模式,小覷了宗教對人心的誘惑與號召。
劉氏父子身為夾縫中生存的稽胡酋首,能夠聚攏起這么豐厚的家業,顯然也不是人傻錢多,既然肯這樣痛擲血本,必然也是覺得當中蘊藏著巨大的價值與機會。
本著痛定思痛、有過則改的原則,李泰在檢討一番后,轉又提出了另一個要求“告訴他們,如此大筆物料核計繁雜,稍有疏忽便盈缺極大。多納則給佛增加貪婪惡名,少供損此禮佛誠心。所以捐輸只納谷帛,彼此最為公道。”
凋陰胡半耕半牧,即便是有些耕織作業,規模也遠不及關中豪強們的大莊園產出那么大,如此巨額的谷帛顯然是拿不出來的。那要怎么辦當然是買賣交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