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聞言后,神情又是一滯,略作沉吟后干笑說道“同道亦有先后,未必盡能比肩共行。我自非孤僻行者,同樣向道而行,只是落后開府遙遠。”
獨孤信聽到這里便大笑起來,轉又搖頭嘆息道“老邁偏愛少狂,我算是明白故太師何以愛好同你親近。你等名門膏梁,蔭資有恃,慣會度勢后發、喜做強權旌綬,不愛搏命行險,伯山你這樣的品性,著實是一個異類。明明一個浮華新客,卻能見羞關西許多鎮人后徒,讓人見喜稱奇啊”
“世族又或兵家,無非操業有異,憂喜卻是相同。鎮人中不乏謀國的賢良,名門內也不缺奸惡的敗類。人種諸類,所出各有淵源,但德性才志,卻難以種類區分。我也只是僥幸生成此態,賺得薄譽幾聲,或是未損家風,終究不比開府一己之力帶挈先后。”
李泰又拱手說道,世族的出身的確是給他帶來不少的便利,但在獨孤信這種人物面前,也的確沒有自傲的資格。
獨孤信聽到這話后,臉上又淺露幾分笑容,但很快又嘆息道“言雖如此,人間終究庸者居多,慣以種類區分優劣。伯山你當下持論著實清新,但若經歷諸多之后,是否還能持此初心”
李泰聞言后又有些好奇獨孤信怎么對這個問題糾纏不休,大家點到即止、彼此說說客氣話就好,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有點沒意思了。
但見獨孤信仍然等待著他的回答,他才又說道“古言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輿情眾論的確是能導引人對優劣是非的評判。但群聲眾計,終究是有道義為憑。名門自墮、寒素日清,這也是人間常有的故事。
前人栽樹,后人乘蔭,因果有循,變數為常。我家故年也只是隴邊素戶,先人數代稟善,才有今時薄聲。我的一己之見不足計議,揚善摒惡才是人間正論,據此以言,倒也談不上標異于眾聲。”
“此番言論,可謂是純正得體之前幾番有見,只是草草致意,恐怕李郎你名門矜傲、不屑低就,冒昧攀談卻遭倨傲以對,反而有傷與太師故情。直至今日才淺有相知,日后再相見時,便可以暢話別情了。”
許久沒有發聲的楊忠在聽完李泰的話后,便拍掌笑語起來。
李泰在聽完這話后自是大汗,瞧這話說的,我就算看不起大行臺也不敢看不起你啊
獨孤信也在席中笑語道“今日言談甚歡,伯山不必急去,留此淺用便餐。我不以勢位欺你,你不以門第傲我,盡興之后,才準歸去”
李泰聽到這話,便也點頭笑應下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的確是奇怪,他這里還因為獨孤信的勢位而有些拘泥放不開,卻沒想到獨孤信卻對他的出身還有些耿耿于懷,搞得好像要給自己刷層bu還有遲疑不決一樣
當這一想法在腦海中浮現出來后,他神情陡地一滯,繼而略作回味,他是不是猜對了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