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常出門交際,但那李伯山的時譽令聲,也聽聞不少。他幾次登門來訪,雖然不見其人,但夫主對他也都不吝贊聲。想來應是一位名實俱得的少俊英才,如果能邀成美事,的確是門中一樁大喜。”
崔氏也頷首說道,轉又不無遺憾的嘆息一聲“叔父你既有此意,應該提早告知。日前此員還入戶來訪,共夫主相談甚歡。不巧夫主前日趨見拜辭大行臺,今卻不在戶里。我終究只是一介婦流,雖可具席,但卻不好就此長問。”
崔彥穆聞言后便嘆息道“我也是為鄭孝穆所誤,他舊曾有意聯姻李氏卻遭李伯山推拒,只說此子少年得志、意氣甚足,恐是不好親和。之前雖然也略有意動,但仍有些猶豫。但前又聞鄭孝穆仍然殷訪不休,可見前言詐我。實在不舍錯過良緣,成或不成,且試一試。”
一家人又就明天莊上相親的細則討論一番,兄弟倆才起身告辭,約定明天一早便赴鄉準備。
崔氏對母家事也頗上心,送走了親長后便著家人即刻前往鄉里莊園收拾一番,順便召來幾員李泰來訪時曾在堂侍奉的家奴,仔細詢問一下這年輕人品性如何。
“是了,妙音她出繼賀拔太師時,還曾在李伯山莊上客居多日,想也應該熟悉。”
一念及此,崔氏又連忙吩咐道“快去鄰宅,將娘子請回來”
不多久,小娘子便被家人引入,雖然只穿了一襲素裙,但因為心情頗佳,望去神采飛揚、俏麗可愛。
“阿母召我有什么事”
入堂坐定后,妙音娘子便笑語問道。
崔氏也微笑說道“日前你耶還說,既已出了熱孝,娘子起居也可以稍作解禁,不要總是頹居內堂、傷神毀態。恰逢我母家有事需赴鄉里莊上辦理,你愿不愿隨我同往”
“要赴鄉啊,哪個莊是商原李伯山家東臨那莊嗎我愿意啊”
妙音娘子聽到這話后,頓時一臉的欣喜,連連點頭道。
崔氏見她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只覺得這娘子幽居這么久,真的是悶壞了,便又微笑叮囑道“去是可以,但切記不要放縱了言行。畢竟你仍在禮中,家人雖然體諒,但還是要免于外人察知。我也確是有事問你,才壯著膽量縱容一次。那李伯山,你是熟悉吧”
妙音娘子聽到這問題,又是竊喜又是羞赧,低頭忸怩說道“哪里熟悉這個人啊,壞得很,都不來”
“不要背后論人長短,或許日后還是戶內長作來往的親戚呢”
小娘子聽到繼母此言,更是羞不可當,然而下一句話便讓她如墜冰窟“此番入鄉,便要觀人講事。如果順利的話,來年相見,你還要稱他一聲姨夫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