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獨孤信離開華州,動身返回隴右,送行者們在華州城西聚集起來、久久不散。一直到了午后時分,獨孤信才得以抽身出來,與諸送行群眾們擺手作別,向西行去。
李泰并沒有前往華州城外送行,而是直接從商原出發,趕到沙苑附近等候獨孤信一行。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并不想讓彼此間的親密關系太早被外人知曉。
關西局面并不平穩,大凡身在此中者,難免都要受到情勢變化的影響,就連宇文泰也不例外,遑論獨孤信與李泰。
他們彼此都是很看重這一份關系,但想要真正的締結良緣,仍然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會不會有什么波折意外發生、又或者有人并不樂見他們走到一起而橫加干涉,都是未定之數。
獨孤信自是不用說了,想要與之聯姻者不知凡幾。李泰同樣也不差,甚至某種程度上而言比獨孤信還要更搶手。雙方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非有必要,便先不將這件事告知外人。
沙苑這里,樹林變得更加茂密,沿河又增添了數座戍堡兵城,并且還擴建了一座牧場,飼養了數千匹戰馬。宇文泰對軍隊的擴建真可謂不遺余力、無所不用其極。
李泰率員在沙苑附近游逛了大半天的光景,一直等到午后將近傍晚時分,獨孤信一行才姍姍來遲,見面后獨孤信便嘆息道“群情難卻、讓人苦惱,有累伯山久候了,為了不誤行期,咱們便就夜色繼續上路吧。”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時下雖然已經到了深秋,時令倒也并沒有完全轉寒,晝夜交接的黃昏時刻甚至還有幾分燥熱,夜中趕路倒也不懼風寒濕冷。
長安與華州之間的渭水兩岸,河津與道路上日漸繁榮,往來行旅諸多。關中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安穩,農業生產也連年增收,自然讓民生狀態越來越好,地域之間的交流也日漸頻繁。
眼下雖然已經到了黃昏時分,但渭北的道路上并不只有他們一路行人。一些大大小小的商旅隊伍同樣是晝夜兼程,奔波于途。
這當中甚至不乏一些高鼻深目、形容裝扮都充滿異域風情的胡人商隊,數量雖然不多,但卻很是引人矚目。
李泰對這些胡商隊伍也頗好奇,沿途觀察詢問一番,問一問他們的來路與經營的貨品。
但這些胡商卻是一副深懷警惕的模樣,對李泰提出的問題全都語焉不詳,特別對他們所攜帶的物貨更是絕口不提。
李泰雖然自討沒趣,但也并沒有因此介懷,回到隊伍中又對獨孤信笑語道“隴邊勾連河西,使君坐鎮彼境、播威遠疆。這些胡商也真是牟利精明、無所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