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聽到這話后便瞧了瞧那幾支胡商隊伍,旋即便搖頭說道“不知哪處雜胡故作姿態、冒充遠客,他們根本就不是遠來西域的商旅。即便有什么物貨隨身,必然也只是劣等下料,想要欺詐關內無知富戶”
李泰聞言后不免瞪大眼,他瞧這些胡商們一個個異域風情十足、就差操著拗口的口音呼喊“我愛大魏”,怎么居然是組團詐騙的玩意兒
獨孤信隨口向李泰解釋了一下真正的西域粟特人商團的特征,這些昭武諸胡世代以商貿為生,因此也衍生出來一系列約定俗成的規矩,商團內部有著鮮明嚴密的等級劃分,甚至就連與人交談、招攬生意時都有著詳細的禮儀。
李泰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知識,聽完后再將這些特征與他之前所見略作對比,發現果然是全無吻合,不免也是啞然失笑。
昭武九姓的西域胡人擅長經商貿易,也是絲路貿易上最重要的商貿群體,他們之所出沒,便意味著商業發達、珍品無數。
道途中這幾支胡商隊伍,顯然就是利用人們這種慣性思維來進行招搖撞騙。雖然知道了他們的底色如何,但李泰也并沒有深作追究,畢竟又沒啥確鑿的證據,他也不是地方上在職的治安官員,同時也不無幸災樂禍的暗想究竟誰會做被騙的冤大頭。
講完這些知識后,獨孤信又嘆息道“大國之治,雖然并不以商為本,但商貿興盛與否,也能顯出國運是否祥和昌盛。西域昭武諸胡,雖言利之所及、無所不至,但真正往來我國者卻著實不多。這些胡商們寧可繞行金山磧口,白道出入,卻鮮少行走于隴邊。舊在彼鄉捉胡問事,知晉陽者不乏、知長安者卻少啊”
李泰倒是不怎么清楚隴邊的商貿現狀,但對獨孤信所說的胡人已經不知長安何在、倒也并不感到意外。
關中的生產力低下和生產環境之惡劣,他是深有感觸。就連關中本地的商貿活動都幾近于無、陷入停滯,更不要說大規模的對外貿易。胡商們就算腿力再怎么不值錢,起碼得有利益,才能把他們吸引過來。
可聽獨孤信說晉陽在胡人當中的知名度甚至比長安都還要高,李泰多少還是有點意外的。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關中雖然荒廢年久,但長安畢竟曾是強漢故都、一個帝國的中心。晉陽雖然也不差,但真正軍事和政治意義攀升起來,也不過是先后作為爾朱榮與高歡霸府,在西域胡人中的知名度居然已經夠資格跟長安相提并論甚至還有超出
夜色中,獨孤信沒有注意到李泰的神情如何,只是又微笑著說道“伯山你如果仍然執意出守北州,我倒也有一計教你。不要只是枯守洛水、只作屯墾之計,如果能夠訓出精兵,長驅于河水、朔水之間,游獵往來于漠南的胡賈,得益也必可觀。如果能夠殺得平城、晉陽之間胡賈絕跡,那我隴邊也將會大收利好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獨孤信或許只是隨口一說,但李泰對此卻上了心,忙不迭認真問起這當中的線索聯系。
獨孤信見他對此興趣滿滿,便也趁著夜中趕路之際對他將此中淵源講述一番。
早在北魏平城時期,東西之間貿易交流的絲綢之路隴右線的重要性便被漠南草原線路所超過,一直到了孝文帝遷都洛陽,這樣的情況也并沒有扭轉過來,只是將絲路東面由平城轉移到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