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這些狐假虎威的家奴,哪怕他們各自主人至此,要不要以禮相待也得看李泰的心情。
眼瞅著快到飯點了,李泰才又下令讓人抬著兩個箱籠出堂,往人群里游走收取他們各自的名帖文書,至于那些人所詢問的問題,則一個字都不給回應。
待將這些名帖收上來之后,李泰便又喝令下屬們將這些人驅趕出去,并在官署門外設立柵欄、張貼告示,下午鎧曹有要事忙碌,不再于署中接待外來的人事。
若是之前,鎧曹若敢這樣目中無人,這些人火氣上來怕是連官署都要給拆了。
可這會兒眾人雖然也仍是惱怒不已,不滿的叫嚷聲此起彼伏,但卻顯得有點底氣不足,沒有人敢真的上前動手。當然除開氛圍的營造,關鍵還在于那些臺府衛士們手中明晃晃的刀子。
下午不再接待署外人事,李泰倒也不是只為端架子,官署中吃過午飯后,他便率諸隨員離開兵城,直往華州城北面的官造冶鑄工坊而去。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華州城北的夏陽山中遍設軍屯與冶鑄工坊,是華州霸府的后勤與軍工核心重地,一般情況下是嚴禁閑雜人等出入窺望。
李泰雖然也在霸府混了不短的時間,但也一直沒有來過這里,一直等到今次兼領鎧曹參軍、職權對口,才得了一個通行證。
他來到夏陽山中一連蹲了三天,借著職務的便利將此間的冶鑄工坊詳細的考察了一番,順便將鎧曹下屬的工匠調出百余人,讓這些人督造大閱所需的儀仗文物,隨他一起返回華州官署。
他在這里日子過得挺充實,華州城那里卻有些亂套,原本眾將在得知霸府犒獎賞賜儀仗文物時,各自也都高興不已。
雖然說這些東西不當衣食,但像他們這些人本也不愁衣食,拼死拼活的奮斗這些年,封妻蔭子之外,不還是求一個人前的風光
特別太和年間的儀仗文物對他們這些鎮兵子弟還有一層非凡的意義,太和年間遷都洛陽,國運更加雄壯,但卻是這些鎮兵們失落的開始。當年他們祖輩被丟在北鎮喝西北風,如今后人們終于憑著自己的努力奮斗拿到了當年的威儀風光
因此一些駐兵于華州城周邊的將領們對此也頗上心,每天都要派人詢問進度如何。
最開始家奴們還只來報鎧曹行事倨傲,他們對此倒也并沒有放在心上,誰讓人家事當劇要、而自己又有求于人,況且登門受氣的又不是他們自己,于是便告戒家奴們稍作忍讓,千萬不要在這節骨眼上生出什么枝節。
可是很快情況便轉為詭異,鎧曹不再只是行事倨傲的問題,而是主管的官員干脆就不見了
于是很快,華州城內外便流行起了一個尋找李伯山的活動,不乏將領帶著部曲城內城外的游蕩搜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