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可能是李泰自己敏感,但按照他對時下地方豪強們的了解,還是覺得有意為之的可能更大。畢竟這些豪強們適亂年久而鄉勢愈壯,說好聽點是鄉賢,說難聽點那就是宗賊
李泰雖未旗幟鮮明的表示要對這些豪強們下手,但這些人的警覺性卻高,或是因為那日他號召州人入訟官府引起了他們的警惕反感,或是干脆就不希望官府和外來人員介入鄉里事務太深。
畢竟鄉序倫俗本身就是這些豪強們把控鄉情鄉勢的規則手段之一,一旦官府的司法與執法權得到加強,那么必會侵占他們的話語權。
在時下而言,民不爭訟甚至是政治清明、教化得宜的標志之一,可若訴訟過多,反而會擔上一個民風奸猾、執法苛勐的惡名。
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誰又能免三分不平之氣事情又怎么能做到完全的公平恰當官府也未必能夠做到絕對的執法公平,可是跟那些既踢球又做裁判的鄉里豪強的道德標準相比,有法可循無疑是要更可靠一點。
本來是自己搞起來的事情,結果他這里剛一分神,馬上就被豪強們將主導權給竊取過去,李泰也不由得暗自感慨這隴右的鄉情確實比關中要更加的刁頑險惡,怪不得獨孤信入治多年也只能在淺表用功。
如果他這里不留暗手的話,說不定這件事還真就被虎頭蛇尾的湖弄過去了。就算等到涼州平叛結束后再來個秋后算賬,到時也不免又是一團亂麻。
“你近日同李賢和可有通信”
李泰又抬手指了指李允信發問說道。
李允信聞言后忙不迭搖頭,又恐李泰不信,連忙又跪地表態道“自從那日受到叔祖教誨后,拙孫便深知誰人才可依傍”
“這也倒也不必,你且去”
李泰見這家伙一臉急切的表忠心,不由得一樂,話還沒來得及講完,堂外皇甫穆匆匆行入,向著李泰抱拳稟告道“稟長史,原州下封公李使君所部已經抵達北岸,請問長史安排何員前往迎接”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李泰直接站起身來說道“不必遣使旁人,有勞皇甫參軍待我暫留直堂,我自前往迎接下封公。”
他這里倒是高興了,但是剛剛棄暗投明背叛了李賢的李允信臉色卻是一垮,腦袋都快縮進了兩肩里,聽到李賢的名字已經變得緊張起來。
但盡管他已經極力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還是被走下堂來的李泰撤了一把并說道“我同下封公素未謀面,新識乍見難免尷尬,你且隨我同往”
李允信心里自是萬分的不愿意,但也不敢違背李泰,只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的跟在李泰身后往堂外走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