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思路成立,那么涼州叛亂能否順利平定并不是霸府的問題,而是獨孤信的問題。如果他勝了,自然證明了這數年在隴右的經營卓有成效。即便不勝,霸府也可以循求其他的手段解決問題,甚至包括犧牲獨孤信的勢位。
怡峰這幾千疲弱之眾的到來,也表明了霸府對于涼州之戰的勝負其實并沒有一個要篤定獲取某一種結果的意思。與其說是來助戰,不如說是在添柴,要烘烤的便是獨孤信。
李泰這般設想,或許是顯得惡意太大、對武川豪強之間的關系想象的太負面了,但這些家伙若彼此間真的含情脈脈、親密無間,那才是真的太魔幻了。
“此前大軍空懸于此,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唯今只能晝夜兼程、從速抵達涼州,以求速戰速決”
獨孤信在默然片刻后,又抬頭對李泰說道“我雖然極有把握克定此亂,但過程也難免波折意外。如今國中又所以,尤其需要后路穩定無憂,便需托付伯山了。”
李泰聞言后便點頭說道“丈人請放心,我一定固守州境情勢,絕不容許搖擺滋生,以待丈人壯勝凱旋。”
獨孤信聽到這充滿自信的回答,精神便也振奮起來,起身拍拍他肩膀笑語道“便讓我翁婿合力,將此隴右一方天地經營的堅若磐石前若孤身應變,或是難免心意彷徨,但今有伯山為我留鎮后路,更無憂慮”
在同李泰交談一番、略作釋懷后,獨孤信終究還是接見了怡峰。畢竟無論國中真實心意如何,眼下這場戰事終究還是在以平叛的名義進行,而保證隴右的趨于穩定,也是獨孤信需要恪守奉行的大局。
李泰并沒有旁觀獨孤信同怡峰之間的對話交流,只是在第二天大軍誓師開拔之際,見到獨孤信一臉嚴肅又充滿激情的對將士們進行動員的情景是,心中忍不住感慨宇文泰算是把役使牛馬玩明白了,哪怕就明晃晃的對獨孤信說我對你不放心,但你獨孤信還是得大局為重、為我奔走效勞。
隨著大軍動身西行,李泰也沒有再繼續于此逗留,帶著自家親信部曲們再次返回上封城中坐鎮。
大軍西進之后,需要州府留守人員處理的軍務便也驟然減少,反倒是因為春耕到來,各種民生事宜數量激增。
如今的隴右,人煙自不及關中那樣稠密,因此人地矛盾糾紛倒也并不尖銳。不過由于大量的鄉土資產都掌握在豪強大族和寺廟手中,一旦發生什么糾紛,那就會成為一個不小的麻煩。
諸如之前李、權兩家持續數年的爭斗,也是此邊豪強鄉土矛盾的一個代表件,類似的事情同樣存在不少,有的糾紛矛盾甚至比李、權兩家還要更加深刻,牽連也更加廣泛,甚至就連李泰都不敢輕易去招惹觸碰。
因為之前解決李、權兩家的糾紛頗得鄉里推崇贊賞,李泰的名聲也快速的在鄉里傳揚開來。再加上他之前向群眾宣告州府會廣泛接納民間訴訟,所以這段時間州府所受理的訟桉數量也是激增。
當李泰從渭州返回的時候,州府所整理的訟桉卷宗已經裝滿了幾大箱籠,負責處理這些事情的州吏屬員們也都一臉無奈的望著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