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生存環境惡劣,過冬物資嚴重不足,這些離石胡又折損了兩三千眾。到如今李泰要讓他們渡河歸鄉,前路人馬男女壯力統共五千多人,而且在這些人有具體功勛戰績前,李泰也不會給予太精良的武裝,無非一些簡單的刀槍器杖。
河東的玉璧城也不過只是周長十里左右,而眼前這座烏突城所處地勢雖然不像玉璧城那樣極端,但城池規模也不遑多讓。高歡十幾萬大軍圍攻玉璧不下,李泰指望這五千多離石胡殘眾便想攻奪烏突城,也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五千多人甚至連這座城池所在的陂塬都包圍不起來,劉阿七便將部眾們聚成一座大營,設在陵川上游河畔。
這家伙也算是頗知兵事,早前便曾統軍將李穆圍堵在廣武城中,雖然也是仗著人多勢眾,但能控御這么多人馬,本是也是一項頗為難得的本領。
由于沒有精良的軍械武裝,也沒有條件打造強力的攻城器械,劉阿七幾次組織攻城都沒能有什么大的突破,僅僅只是將守軍的兵數和戰斗力試探一番。
原本李泰還覺得進攻一個懸設在外的城池據點簡直太輕松了,戰術簡直一拍腦門就來,把陵水河道挖開引走、渴死他們,要不堆土山,堆得比這城池還高,居高臨下的干,地道都不用挖就干下來了。
可是在實地觀察一番這城池地勢格局后,他也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莫非我李伯山也要在這里小小的快樂一把
憑他幾千人的兵力,大工程那就不用想了,真要把自己折騰的疲憊不堪、人心渙散,那也只是上趕著來送人頭,跑都沒有力氣跑,被守軍直接沖出來就給收割了。
心念至此,他腦海中靈光一閃,旋即便望著劉阿七發問道“城中守軍約有多少有沒有試過誘出交戰”
“守城徒卒,約在兩千余眾。自我部入此便據守城中、完全沒有外出之意,我部也是人馬疲弱,整聚不散還能號令進退,一旦有失約束,恐怕是要崩散開來,難再整聚,所以并無”
劉阿七聞言后便搖頭說道,越是復雜的軍令,便需要越高的兵員素質和穩定的軍心才可執行。
如今他這一部人馬無論戰斗力還是裝備給養,無一可稱精良,唯獨憑著回返故鄉這一愿景才聚集在一起,任何不夠簡單直接的命令都有可能造成認知混亂從而群情崩潰。
李泰也知這支隊伍是個什么鳥樣子,聞言后便也沒有過多的詰責劉阿七,只是抬手指了指一個地勢開闊、適宜騎兵交戰的方向對劉阿七說道“既然沒有試過,那不妨試上一試。稍后你且督戰攻城,若仍難克,便拔營撤離,向東南方去,不妨作出一些敗軍之態以誘守軍。”
他雖帶來了援軍,但也只是一千名騎兵,即便全都投入到攻城作戰中去,能夠收到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只有在野戰中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戰斗力。
他所部那隊騎兵并沒有暴露在守城敵軍的視野中,停在遠處山谷間休整。只要守城將士們稍有勝負心,眼見這一部人馬攻城不克后又狼狽撤離,必然也是不肯輕易放過,極大可能會出城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