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將被擒拿下來,戰斗也很快結束。甚
有一隊約莫百十人的東軍騎士見機不妙,便沿著陵水向北逃遁而去,至于其他的步騎卒員則就沒有這種好運氣,被截殺了一部分之后,剩下的便也只能棄械投降。
俘虜們被驅趕至一處,之前逃散誘敵的劉阿七也好不容易整部歸來,但隊伍規模較之前卻銳減了一半還要多,除了死傷慘重,還有一些直接在荒野中便逃散了。
不過剩下的人倒也足以看管這些東軍俘虜,說是東軍,其實大部分也都是稽胡徒卒,起碼李泰憑著肉眼觀察看不出他們有什么族種的區別。
被俘的鮮卑軍無論氣質裝扮還是言行姿態,全都跟那些稽胡雜卒有著明顯的區別。哪怕已經繳械投降,仍自下意識的維持著陣列,可見身為職業軍卒,一些行伍規令都早已經成為了本能。
當然這些素質頗高的卒眾也獲得了李泰的重點關照,其他雜卒們只是在繳械之后驅趕到一處即可,而那些鮮卑卒則就還需要用繩索捆綁起來,敢有反抗者,揮手便是一刀。
城外戰場收拾完畢,俘獲敵軍步騎一千多人,除了交戰時被殺掉的幾百個和逃走那些,出城來戰的敵軍已經是全軍覆沒。
李泰著員將那守將皮景和扭送到城門下叫喊城頭守軍乖乖投降,結果卻被一名留守的兵長喝令城頭守卒們引弓射來,仍有負隅頑抗之志,絲毫不顧及皮景和等俘虜們的死活。甚
見到這一幕,李泰心說這皮景和也不行啊,不過倒也沒有再讓其繼續在前迎著飛矢勸降。這家伙自非無名小卒,到了北齊后期甚至還受封為王,剛剛一箭差點射中自己,好不容易擒拿下來若被其同袍一箭射死,那可就虧大了。
他又招手將劉阿七喚來,著其引著十幾名被俘的鮮卑卒來到城門下揮刀砍殺,然后劉阿七便呼喊號召城中那些稽胡雜卒們起義投降,可以保他們不死。
離間計之所以常用是因為真好用,特別是在地位不對等、利益也相沖突的兩個群體之間,不加撩撥都隔閡深重,一旦被激發起來,那必然是會爆發的更加猛烈。
之前上千名守城的稽胡雜卒被驅趕出城送死,可見他們也是飽受壓迫,眼見情況已經如此惡劣,過往的權威震懾自然是蕩然無存,所以很快城中便響起了騷亂廝殺聲,過了約莫小半個時辰,之前在城頭仍自頑抗的那名兵長的頭顱便被從城頭上拋了出來。
待到外間人馬驗明無誤之后,城中那些暴亂的胡卒便緩緩開啟了城門,各自手中器械投擲在地,然后便魚貫而出,在城門前伏地請降。
至此東渡之后的第一個小目標便被拿下了,李泰并沒有急于入城,而是讓劉阿七率部入城接收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