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歷史上,宇文泰是借東魏侯景來投為借口,將獨孤信自隴右召還,然后再以宇文導接替獨孤信。又因柔然來寇,著令獨孤信回師隴右的河陽城以防備柔然。
這一過程細節如何,并沒有明確記載,但想來應該不會太愉快,當中必然伴隨著各種摩擦碰撞與妥協。
獨孤信作為繼宇文泰后六柱國中首位被加官者,可能這也是交易的內容之一,只是沒想到接下來極短時間內又冒出來那么多柱國。但就算再后悔也沒用,因為局勢已經演變成再敢瞎嗶嗶就要被李遠抽刀砍死了。
如今宇文泰發動要比歷史上更早,彼此間也并沒有發生什么強烈的碰撞,因為有著李泰這個雙方都比較接受的一個媒介存在。
對宇文泰而言,如果能夠解除獨孤信隴右的現狀,他是不介意給李泰增加一些勢力。畢竟陜北局面本就是李泰一手創建出來,就算霸府收回能不能夠有效運營下來也是一個未知數。
李泰本身資望遠比獨孤信要淺薄得多,晉陽一行又證明了他是有能力以陜北為基地給東魏造成傷害,而陜北對關中局勢的影響又遠不及隴右那么深切,而且將李泰勢力劃定在陜北也有利于實時監控他麾下人事的發展狀況。
對獨孤信而言,情況則就無奈的多。大行臺既已難再容忍他繼續掌控隴右,卻還不準他就此歸朝經營人事,要將他留在隴右,眼睜睜看著宇文導全盤接手他過往數年所經營的一切,甚至還要進行幫忙。
他即便是要做什么掙扎反抗,無非也只是讓面子上好看一些,但卻不會改變這件事情的本質,除非能橫下心來同大行臺徹底決裂。
但今大行臺還肯網開一面,將他在隴右失去的勢力權柄轉贈給李泰一部分,讓他這個婿子處境變得更加從容,勢力更加雄闊,這也總算可稱得上是一樁人情安慰。
李泰想到這里,也不由得感嘆一聲,如今這個關中也真的還是這些北鎮老兵們的主場,如果他不是深刻介入到這些鎮兵們最上層的權力糾紛與分配,哪怕做事比現在還要賣力數倍、功勛更大數倍,也休想獲得這樣的待遇啊
一想到老丈人隴右經營數年之久,到末了只換成一個僑置的郡治交到自己手中,李泰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只覺得這份嫁妝的確是有點厚重。
他也一定得竭盡所能,努力將這僑郡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大大推動自身勢力的發展,保證不讓老丈人一番前功付于流水。
雖然宇文泰劃給的僅僅只是以黑水防城為中心的庫利川流域這一片狹長地盤,但對深知陜北形勢且早已經布劃諸多的李泰而言,只要能夠把控住這一片區域,那么包括三夏州在內的偌大陜北乃至河套地區都將在掌握之中。
這一片地方整體上雖然地廣人稀,但戰略價值和自然資源卻是非常可觀,正是當年胡夏政權的基本盤所在,相對于如今的西魏政權而言,也可以稱得上是半壁江山。
李泰當然并不需要把這些地方全都實際掌握在手,但只要能夠牢牢把控住區域內的安危命脈,那么無論到了任何時期,都將是他手中強而有力的一張政治籌碼,任何人想要撩撥他,都得投鼠忌器想一想能不能承擔住把他惹毛了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