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倉皇的行走在這空蕩蕩的王府中,一臉驚慌的顫聲問道。
“怎么會?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大王矢志守家衛國,怎么可能會棄眾而逃!狗賊自己心懷驚恐,休得污蔑中傷大王!”
有人聽到這話后當即便怒聲喝道:“你們難道不知王府精銳昨夜外出斫營之事?”
但就算是外出襲擊敵人的軍隊還未返回,唐軍都已經殺來了,可見那些外出襲敵的人也已經是兇多吉少。更何況,就算是外出襲敵,怎么就連府中那些文吏也都一起消失不見了?
“爾等賊奴,可知臨川大王并府中官吏們都去了何處?”
一些驚疑不定的暴躁兵卒們直接將府中剩余的那些奴仆們都給抓捕控制起來,旋即便瞪眼喝問起來。
“奴、奴等實在不知,但見沈長史天亮前引部往東南面去了,留言說要歸鄉再召兒郎抗敵……”
那些奴仆們自然也都不清楚府中貴人們的思謀與動向,此際遭受逼問,便只能戰戰兢兢的將自己無意聽到的一些情況小心道來。
王府中還沒逼問出一個事情的真相,府外人馬嘶吼聲已經再次大噪起來。
盡管營地外修建了為數不少的防事,但這些防事也需要人力的配合才能發揮出足夠的阻敵之效,但今仍然留下來的諸營營士們全都向王府內跑來,那些防事無人把守,唐軍游騎們在游走觀望一番后,自然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直接自那些防事的缺口沖入進來。
“大唐王師過境吳興、南去攻討會稽之賊,非為擾亂吳中鄉情,爾等吳中鄉士速速棄械,可以免死!”
此時王府內外奔走涌動著的營士們還有數千之眾,而來到這里的這一支唐軍輕騎卻只有數百人馬而已,彼此間差距過于懸殊,再加上唐軍督將也注意到這些吳中鄉士們一副驚慌失措的模樣,并沒有要列陣頑抗的意思,于是便著令部眾們喊話勸降。
這些吳中鄉徒們過去一段時間里一直聚集在臨川王府附近,可知心內對于唐軍的入侵是持一種比較抵觸和敵視的態度,聚集在此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對抗唐軍,盡管眼下情勢變化有些超出他們的預料,但自然也不可能被輕易勸降。
甚至有的營卒在見到唐軍游騎靠近過來的時候,還試圖揮刀準備進行迎擊。但是眼下他們全無組織,零星的反擊也完全不足以對唐軍騎士們造成有效的傷害,反而因其頑固態度而遭到了這些唐軍游騎的反擊射殺。
唐軍單兵武裝頗為精良,這些騎士們各自配備輕甲護具、弓刀武器也是一應俱全,應變能力和戰斗力都非常可觀。盡管此時雙方人數相差懸殊,可是當展開反擊的時候,在場這些吳中營士們卻也難能抵抗,很快便有多名營卒被射殺當場。
留在營地中的營士數量雖然不少,但大多數都是一般的鄉徒壯丁,既不是原本的州郡軍隊武裝,同時也不是豪強嫡系部曲,甚至有許多裝備都是自備,與唐軍的武裝自然不可相提并論,隨著唐軍開始游擊砍射起來,傷亡數量頓時便快速的增加起來,很快便達到了百十人之多。
“快退進王府,進了府中再作據守!”
眼見到唐軍如此威猛,那些吳中營士們頓時也慌了神,忙不迭向著王府蜂擁而入,場面一時間越發的混亂,縱然有一些督將想要將部眾組織起來進行反擊,在這亂糟糟的人潮沖擊下也完全做不到,只能也被裹挾著向王府內退去。
府外的唐軍將士見狀之后,便也不再繼續攻殺,而是在府外策馬奔走游弋,盡量將其他各處奔逃的鄉徒們也都驅趕回來、逐入王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