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事,基本如白圣所預料那樣發展著,雖然依舊存在些許議論聲,但并沒有鬧的沸沸揚揚,多數人都覺得太皇太后所作所為過于霸道,墨家鉅子等人有所反抗并且決裂,也是理所當然。
畢竟依附于太皇太后,幫她做事。
與將整個學派合并進黃老學派。
完全是兩個概念。
前者相當于打工,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在給皇帝家打工,可后者就等同于賣身了,甚至于比普通賣身更離譜,普通賣身只是把自己賣了,而將整個學派合并,則相當于把祖宗十八代一起賣了。
但凡要點臉的人,就不能這么干。
所以這個理由,絕對足以取信世間大多數人,讓他們相信太皇太后所代表的黃老一派,與墨家和農家是真的決裂了,假決裂不至于弄這么狠的理由,太皇太后應該也不至于這么不在乎顏面。
至少說,建元帝是這么想的。
當然了,即便這么想,他也沒立刻就重用墨家和農家,而是又仔細觀察了將近半年,確定他們被掃地出門,并且彼此半年毫無聯系,原本的熟人見面還能吵起來,稷下學宮內部三個學派的關系也很緊張,他才總算放下內心擔憂。
正式將墨家和農家推出來的代表。
分別提拔為九卿之一。
一個負責國家層面上的匠造,還有一個負責農事稅收,以及勸農勸桑等。
此時是三公九卿制,九卿的地位基本就已經等同于未來三省六部制中,六部尚書了,再加上三公大多不是外戚兼任,就是列侯,所以一般來講,九卿便已經是非列侯所能爬到的最高位置了。
而少府其實是皇帝的私人管家。
黃老一派占了兩個位置,宗室子弟占了一個位置,一下子九卿中份屬于儒家的位置只剩下三個,其中還有一個專門負責祭祀禮儀,掌實權的只有兩個。
而此時白圣也清楚,不能把事情做絕,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挺好,有建元帝支持,除非她跟建元帝徹底撕破臉,否則基本不可能將儒家完全排斥出朝堂。
如今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接下來,她當然就是繼續與剩余的百家接觸,彼此合作,同時許諾絕對不會要求他們并入黃老一派,既打消了剩余百家的顧慮,也打消了建元帝所剩不多的懷疑,還能夠更進一步促進百家齊鳴,幫助其余學派走出自己的路。
比如幫助醫家建設醫學院,資助貧困百姓免費就讀的同時還許諾包就業。
比如幫助雜家整合商人,組成一個個商會共享信息渠道,或者聯合起來共同對外貿易,以此來增加抗風險能力。
又比如出資鼓勵家創作,給潤筆費幫忙連載的同時,還又開發了不少其他文娛項目,漫畫說書,舞臺劇之類超前娛樂類型都被白圣搞了出來。
隨著印刷術越來越成熟。
搞這些毫無問題。
可以說但凡能發展的百家學派,白圣基本都有進行合作,至于為什么不找百家學派之外的人合作,這年頭的文化人基本都是百家學派門人弟子,即便自己不承認,學的也是百家學派的內容。
不找他們合作又能找誰合作
識字有能力的,怎么都比不識字也沒能力的要好合作,也有合作條件啊
對此,建元帝也就著重關注了一下醫家那邊的情況,因為在他看來,剩余百家當中,只有醫家可能能出點轟動性較大的成果,畢竟醫術確實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同時神農氏出名的也是種植五谷和嘗百草,要是醫家搞出什么效果較好的靈丹妙藥,能夠救死扶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