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應該不會比高產糧種差太多。
至于剩下的百家,比如家和雜家之類,則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一群編故事的,和經商順帶著搞學術大雜燴的,能有啥出息,關注純屬浪費時間。
而只會耍嘴皮子的名家之類。
就更不被他放在眼里了。
可惜的是,白圣讓醫家搞的青霉素一直難以克服量產和純度的問題,所以建元帝短期內是沒有任何收獲的,想提前截胡,那也得有可以截胡的東西啊。
相比較于熱火朝天,或者想要另辟蹊徑,復興自家學派的弱勢百家學派而言,儒家內部現在則是真的非常焦慮。
他們此刻甚至都覺得。
太皇太后簡直就是他們的克星。
建元帝剛登基的時候,他們以為他們儒家有了翻身的機會,畢竟那時候不但建元帝認可他們儒家,太皇太后的娘家侄子與皇帝的舅舅,也都是他們儒家門徒,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大局已定。
可沒曾想太皇太后一出手,侄子不認了,孫子也要教訓,直接宣布廢了新政,澆滅了他們儒家即將興旺的火苗。
后來迫不得已,他們只能先茍著。
想把太皇太后熬死了再說。
結果她重病一場,沒死。
最近幾年太皇太后不怎么管事,也不怎么插手朝政,他們儒家在建元帝的支持下,似乎又有了再次興旺的趨勢。
并且甚至都快占據半壁江山了。
然后太皇太后這該死的老太婆,就再次出手了,這次雖然委婉了些,暗地扶持,哦不對,是明面扶持墨家農家以及其余百家與他們打擂臺,但造成的影響和對他們儒家大好局勢的破壞,幾乎毫不遜色于先前那次。再加上稷下學宮那邊還排斥他們儒家,印刷工坊那,書店等太皇太后的產業,都在排斥他們。
這些無疑讓儒家的人很是憋屈。
內心更是憤怒,怨恨不已。
要是他們暗地里詛咒有用的話,估計白圣她早就不知道被咒死多少次了。
可以說其余百家越興旺。
儒家內心就越焦慮,越著急。
特別是墨家和農家在朝廷當中站穩跟腳,不少墨家農家子弟也逐漸成為官吏,進入朝政體系,甚至于被建元帝看重重用的現實情況,更加讓他們破防。
按原計劃,他們是該繼續茍著。
等熬死太皇太后再說。
可如今眼看太皇太后年過八旬,依舊沒什么問題,而他們儒家現在收新弟子都比過去困難了許多,儒家的一部分人覺得,他們不能再這么煎熬下去了。
必須得采取些其他措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