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用立刻回答朕,可以先回去考慮考慮,但朕希望你們記住,當年的秦國僅僅只是得了周王室的一道分封旨意,然后便傾盡全族之力,與犬戎爭搶地盤,獲取自己的封地,相比較于他們,你們能夠從我這獲得的支持,已經強太多了,機會只有一次,莫要錯過。
當然了,如果實在不愿意,膽怯。
朕也不會責怪你們。
就留在境內做個太平王爺好了
具體的分封制度,朕目前還在仔細考慮和計劃,未來甚至可能需要與現在的皇太子恪兒商討下,沒那么快正式推出,所以你們有充足的時間慢慢考慮。
但要注意保密,明白嗎”
“明白,兒臣會仔細考慮的”李元嘉如是回道,剩下兩個王爺也是一樣。
回了差不多的話。
然后便紛紛告退,回去仔細考慮。
同時第二天,他們就陸續前往鴻臚寺了解外邦情況,并且順帶派遣王府下人尋找外邦商人,多多了解外邦信息。
顯然他們并不甘心直接放棄,內心多少還是有些想法的,但又出于擔憂難以應對復雜局面,外邦生活環境太差等問題,所以還是想多了解些情況,盡量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再去做最終決定。
外人雖然覺得他們有點奇怪,但勝在他們嘴很嚴,因此消息并沒有外泄。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大多數官員都忙著應付這次考核呢,也沒心情關注太多其他事,等這場全國官吏大考核結束,李元嘉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
要么徹底放棄,要么私下準備。
隨著此事結束,白圣接下來又給李恪安排了幾件大事讓他干,算是間接提升他的威望,以及讓他逐漸接手權力。
當他全部圓滿搞定時,已經是武德三十年,也就是這一年白圣再次禪位。
禪讓給李恪。
扶植他登基遺愿搞定。
雖然接下來白圣其實還有很多事情想做,想去執行,或者說是徹底拔除世家門閥所必須做的一些前提準備,但李恪畢竟是他親自教育出來的,很多思想理念與她也是基本一致,同時李恪還許諾,會在有生之年完成白圣的原計劃。
也就是拔除世家門閥的計劃。
所以白圣就直接放心撂擔子了。
半點沒有留戀權勢。
一退位便搬出了太極宮,不過沒有搬回大安宮,而是搬到了新修建好的大明宮,有更新更大更好的房子住,自然沒有必要回到原來的老房子,原來的大安宮充當別院,以及專門的游戲場所。
想玩游戲了就去一趟。
為了避免浪費,白圣還將大安宮里的那些游戲場所對外開放,并且利用賺來的錢維修大安宮,更新里面的道具。
以及順帶修建些新的游戲場所。
隨著李恪正式登基,李世民作為李恪的親生父親,自然就不適合繼續當丞相了,畢竟官場也有做兒子的官位不能高于父親的潛規則,如今他兒子當了皇帝,他做比皇帝低的丞相自然不合適。
所以他是直接退休回去當秦王。
丞相之位由其他官員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