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回去后沒多久,李世民就生病了,但也正常,他身體本來就不好,又是風疾,又是高血壓的,最近這些年做丞相也是辛苦的很,要不是白圣特地送了不少養元丹給他,說不定早就死了。
如今卸下丞相之位,回到秦王府。
原本強撐的精氣神一下子就散了。
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求生欲念也不是很強,不再服用養元丹,所以身體自然是迅速垮掉,并于第二年春去世。
死后怎么埋,怎么定謚號。
就又成了個問題
李恪并不敢擅自決定,特地帶上不少大臣建議,前往大明宮問白圣意見。
“定為太宗文皇帝吧。
恢復他的帝位。
至于葬到哪里,葬到他替朕修建的皇陵里面去,他自己修建的皇陵回頭朕用,按國喪辦,死后多少給他個體面。
等等,朕都忘了文德皇后長孫氏已經葬進昭陵了,罷了,朕總不好跟兒媳婦葬到一起去,把她挪出來也不妥,看在他媳婦提前占了位置的面子上,還是讓他葬到昭陵吧,真是便宜了他啊”
李世民當初給原身準備的陵寢,相比較于皇帝而言,絕對算簡陋,所以白圣本來是想來個對調,把李世民葬進去的,但立刻又想到長孫氏死的更早些。
老早就葬進了昭陵當中。
所以只能改計劃,讓他們合葬
“皇祖父仁善,倒是孫兒有錯,忘了您的帝陵規格簡陋,您覺得是換個地方,給您重新修建新的帝陵,還是在原來的帝陵基礎上,再擴大整修一下”
因為白圣自己復辟的那幾年從來沒有考慮過改改帝陵,所以李恪繼位后也是理所當然忽略了這件事,直到今天
此時是趕忙認錯,并準備彌補。
“無需如此,就那樣吧,勞民傷財修建出來的帝陵,朕死后也睡不安生。
對了,回頭你得問問你母后,她以后要不要葬進昭陵當中,要是她也要葬進昭陵的話,得提前做好準備,畢竟她好歹是太后,總不能陪葬昭陵,但是昭陵并沒有給她準備合葬的位置,所以就得你這兒子多多費心了,我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不能把長孫氏給挪出去。”
昭陵在設計之初,只有一個合葬的位置,也就是專門給長孫皇后留的,其他妃嬪以及文臣武將,只能陪葬昭陵。
但現在李恪登基,他的母親楊貴妃是理所當然成為太后,同樣是有資格跟李世民合葬的,如果不趁現在李世民沒下葬問清楚,回頭想合葬就不好辦了。
因為李世民一下葬,主墓室就得徹底關上,封陵,李恪的生母只能要么死后陪葬,要么重新修建一個太后陵寢。
如果他母后有合葬的想法。
那就得只下葬,不封陵,同時陵寢內部的規格也得適當修改,不能還是原來龍鳳規格,怎么都得改成一龍二鳳的規格,不然他那母后也沒地方合葬啊
“多謝皇祖父提點,朕還真忘了這件事,皇祖父,那朕就先告辭了”
下一秒李恪便恍然,并趕忙告辭。
準備回去問問他母后的想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