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母親對她總會更偏愛一些。
不過,白圣此時卻是直接搖頭拒絕了:“不行,還記得冬至大朝會結束之后的家宴,朕跟你說的話嗎,那次賜給你們的生生造化丹,就是最后恩澤了。
你想要,可以,功勛呢?
最近這些日子你可沒干什么事。
以后此兌換單將通傳天下,不僅針對所有百官勛貴,百姓工匠也都在可兌換范圍內,只要他們立下足夠多的功勛就可以,比如說工匠有什么發明創造。
你想兌換,就去干活吧。”
白圣的態度很堅決,同時并不準備在這方面開口子,雖然實際來講,她在這方面開個口子也沒人能說什么,甚至于大家都能理解,畢竟對自家人好點也很合理,這一點,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那怎么能不勞而獲呢?
她都還得忙著宣傳自己西王母信仰呢,另外治國也不能閑下來,同時還需要擴張領土,攀科技樹啥的,一天到晚忙的要死,自然不能讓孩子們閑著,不然心里不舒服,誒,就是這么小心眼。
然后吧,太平公主有些郁悶,但也沒法說什么,只能接受,明年再努力。
緊接著便是結束瑤池盛宴。
過年放整整半個月的帶薪假。
……
正月十五之后,基本停滯了半年的朝廷再次運轉了起來,去年就已經定好了的各項計劃,全都迅速的推進執行了下去。包括新換的官印和批量制造出來的那些個文昌石和武運石,也都在正月十五的朝參結束之后,全部發了下去。
整個大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相比較于其他,沒那么容易見到明顯成效的操作,邊軍出征無疑是見效最快的事。三個月后,不論是后突厥還是吐蕃,又或者附近的真臘,新羅之類大小鄰國全部被滅,他們的官員貴族,除了戰爭過程被殺,以及后來審判罪行被殺的,最終剩下來的,已經寥寥無幾。
本來是想都打包送嶺南去的,不過后來出于考慮到他們住的太北,去嶺南很可能水土不服,且是嚴重水土不服。
所以后來把他們送到了黑土地那。
那邊現在也是一片蠻荒,需要大量的人手去開墾,正好南方人可能不大適應那邊,把他們送過去還能減少死傷。
當然了,這里主要指的是后突厥和吐蕃,其他國家,主要就是來個互相對調,比如說把新羅的俘虜送到真臘,把真臘的俘虜送到新羅,即便他們是貴族官員,來到一個毫無人脈關系,甚至語言都不通的地方,也翻不起什么浪來。
而領土推進到這一步之后。
白圣就暫時停止對外攻伐了,因為領土實在太大,人口實在太少,人不夠用,怎么都得緩個六七十年到一百年。
所以接下來主要是治理新占領土。
鼓勵生育,普及教育,發展科技。
操作那就太多了,比如說免去人頭稅,又比如家里多一個人口就多分幾十畝到一百畝土地,如果選擇牧場,多一個人口,則可以多分一兩千畝的牧場。
反正現在人少,那就分唄。
等回頭不夠了,再繼續往外打。
當然了,這些分出去的土地還是國家的,如果人死了是要收回的,一直不收回,國家有再多的土地也不夠分啊。
只要給的補貼足夠多。
就不怕沒人生。
教育無疑更簡單了,強制性要求全民接受教育,免費提供一日三餐,村鄉縣三級私塾都是免費的,再往上的話不免費,但可以提供免息貸款,只要畢業之后,未來十年內抽空還清就可以了。
有文昌石和武運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