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印象的土墻灰瓦的家門口。
聚攏眾多吃瓜群眾。
當首一個衣著光鮮人模狗樣的公子哥,正拎著一把扇子,指揮著他帶來的四個手下,圍住張家婦孺四口。
門前幾人,都是張周熟悉的,這幾天也總出現在他腦海里,是他的妻子、小妾、兒子和女兒。
兒子六歲,虎頭虎腦,提著根棍子,沖在最前面,勇于跟來犯的敵人正面相對。
妻子大戶出身,美麗溫柔賢惠,靠在兒子身后,她也不甘示弱,手里提著一塊泥磚,隨時準備跟敵人拼個魚死網破。
小妾嬌俏靈動。
四歲的小女兒正躲在小妾的身后,眨著無辜的大眼睛,眼淚在眼眶里轉悠了半天,終于沒忍住流下來,真是我見猶憐的小美人胚子。
一家四口正在抵御來犯之敵。
“坊正是吧我是來要債的,他們出手打人”
那公子哥,張周終于能想起名字,叫李追。
是他的狐朋狗友,至于是怎么欠債的他不記得,可能是風流債,也可能是醉酒之后欠的債務,有欠條,這次舉家搬到這民巷來,就是為躲這筆債的。
李追為人囂張跋扈,仗著在南京都督府內有關系,平時就屬于仗勢欺人那種。
李追臉上有一道紅印。
看樣子,應該是大兒子的杰作。
好小子,有你爹的風采。
光是這架勢,就把張周心中先前所有的顧慮拋到九霄云外,這要是不挺身而出,還是爺們
趁著李追正在跟坊正講理的空當,張周抓起墻角一塊結實的板磚,沖上去,朝著李追帶來的四個打手中的一個腦袋就砸了過去。
這叫出其不意,先下手為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張周這一世的身板是不行,可前世是練過的,從經驗到意識絕對是打架的好手,關鍵時刻也只能用意識來彌補身體的短板。
“砰”
板磚砸頭。
穩、準、狠。
板磚,或者說是泥磚,有點不太結實,砸了一個就粉碎。
那人直挺挺往前倒去,“噗通”一聲摔在地上,人沒大事,就是短期站不起來,只是趴在地上捂著頭直哼哼。
“啊”
等張周把人打倒,李追和他剩下的三個手下才發現張周的出現,倉促之間,張周本想揮起拳頭打下一個,但想到自己的拳頭殺傷力還是有限。
他朝兒子大喊“大郎,棍子”
“娘,爹回來啦”
臭小子,你爹跟你要棍子呢,就不能先扔過棍子再喊
懂不懂什么叫父子齊心其利斷金
這一下,李追和他的三個手下有了反應,令張周的偷襲只取得剿滅一個敵人的戰果。
“打人啦”
“正主回來了有好戲瞧嘍”
“住手啊,有話好好說,再不成要報官啦”
圍觀的人,各懷心思。
鄰居就是看熱鬧的,坊正那邊看似是來主持公道的,但這年頭民間糾紛秉承的是“息訟”原則,說白了就是攪屎棍,惡少帶人上門擄人妻女,坊正不把人趕走,還嚷嚷著有話好好說
說你妹啊
“把他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