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城郊之地。
王越正帶人,在試驗新的大殺器,也就是張周研發的硝酸甘油。
雖然此物已得朱祐樘欽點,要不惜代價制造出來,并形成系統的生產,工部所委派的火藥工匠等,也按照張周所的方法能夠進行批量生產
可對于王越這樣謹慎的將領來說,光看張周演示出來的威力是不夠的。
一件武器能用到戰場上,需要很多的試驗。
“轟”
一聲巨響之后。
小半個山丘被炸沒了。
跟隨王越前來的諸多將士從老遠的地方過來,當看到小山丘被炸出個坑來,一個個也都跟王越初次見識硝酸甘油威力時一樣,震驚無比。
一旁的副將永寧衛指揮僉事龐安過來,震驚之余,不由感慨著“王軍門,此物都已能開山劈石,足以能炸毀城墻,若韃子北退時以險為守,便可強攻之。此物是何名堂”
王越一向跟軍士都能打成一片。
他笑道“陛下已賜名,此為威武天火藥,此事不得外傳,要給狄夷一個出其不意”
“是”
龐安很振奮,周圍跟著王越一起來的兵士也很高興。
身為京師周邊的衛所將士,他們尚且不知道朝廷即將在二月于西北用兵的打算,眼下不知道為何要跟著王越干活,但他們仍舊能以跟著王越鞍前馬后為榮。
試驗完硝酸甘油的威力。
剩下就是批量制造。
戰事尚未開始籌備,但王越不打沒準備的仗,弘治十二年尚未到來,他便要先調兵遣將,至少先將制造硝酸甘油的工匠安排去往西北,秘密采辦原材料。
“王總憲,有人已在五里外的接官亭等您,說是要見您,這是他的拜帖。”
王越雖然眼下只是個兵部左侍郎,已不再是總制西北軍務的封疆大吏,但將士們還是習慣用他領兵時官職的尊稱來稱呼他。
王越接過拜帖,不由一笑。
“走吧,回城。”
王越名義上是去京營巡查的。
要籌備西北一戰,還要調兵遣將,京營內他只會挑選不多的將士隨行。
此戰他設想中,主要還是用西北的將士,他看不起京營將士的作戰實力,可有些事也必須要京營來做,比如說從京城調運物資,再或是協同他前往偏頭關一線去接管防務。
王越要去見的人,是來拜訪他的王守仁。
接官亭內。
王守仁家人的馬車還在一旁等著,而他則在亭子內擺好了酒桌,專心等王越到來。
有一個多時辰之后,王越才騎馬姍姍來遲。
當王守仁看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將,仍舊是一身戎裝騎馬而來時,油然產生一股敬意。
“學生見過王老。”
王守仁不是第一次跟王越見面。
這就是世家子弟跟普通人的區別,王守仁的父親是大明的狀元王華,而王華一直都在翰林院中供職,加上王華是翰林體系中地位很高的人物,也被認為是將來成為翰林學士、入閣的熱門人選,連同王守仁這個尚且還只是個兩次會試都沒中的舉人,都能得到很多政治上的優待。
王守仁生平是將王越當成偶像。
他一生中曾多次拜訪王越,歷史上王越的身后事也是王守仁給辦的。
王守仁還說自己曾做夢,夢里王越將平威寧海一戰的寶劍饋贈給他,在他幫王越辦完喪禮后,王越的長子王春真就把寶劍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