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了隱瞞王越在偏頭關的消息,甚至不惜在先前朝議時,對大臣做了隱瞞。
而現在
等于說所有大臣跟韃靼人一樣被揭開了謎底
大明唯一能上得了臺面的名將王越,居然就守株待兔一般等到了韃靼人送上門
戶部尚書周經急忙出來道“陛下,西北用兵當謹慎為上。”
“臣附議。”
兵部右侍郎王宗彝急忙走出來舉起笏板道。
朱祐樘本來還正覺得揚眉吐氣,通過聽張周的,把王越安排到了對的地方,誰知道還沒等高興一會,這邊周經和王宗彝便聯手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朱祐樘皺眉道“何為用兵謹慎你們的意思是,就算王卿家人在偏頭關,也不讓他接戰是嗎”
皇帝到底是熟悉這群人尿性的。
在文官看來,西北最好什么事都別發生,就算王越人在偏頭關,最好是靠王越的威望把敵人嚇跑,這樣皆大歡喜,也不希望王越帶兵跟韃靼人真刀真槍干一仗。
在場大臣沒正面回答皇帝這個問題的。
就算是周經和王宗彝,他們雖然就是皇帝所說的意思,但這種事好勸不好說。
明著說我大明邊軍應該是有戰而不接,有賊寇犯境而不打,始終是丟大明臉面的事
剩下的,靠陛下您自己慢慢體會去吧
朱祐樘道“諸位卿家莫非都認為,朕應該下旨給王越,讓他在偏頭關固守不出,等韃靼人撤走之后再做調度嗎”
還是沒人應答。
朱祐樘這次也不等別人主動說什么,而是望著馬文升道“馬尚書,你的意見呢”
這種時候,還是問問目前朝中最懂兵的人,甚至可以說跟王越不相上下的人。
馬文升當然明白,皇帝是想讓他站在主動交戰這一邊的。
但馬文升最初同意讓王越去西北,跟皇帝已約法,不能讓王越主動出兵雖然現在出兵也只是被動的交戰,但仍舊不符合馬文升的預期。
“回陛下,如今況且不論狄夷是否有交兵之意,單就偏頭關周邊官軍,以及各處可調動增援的兵馬之數,都需時日合理調配,此時輕言接戰交鋒為時尚早。”
馬文升的意思,還要等等看。
謝遷則站在原地笑呵呵道“以王威寧立功之心切,恐怕是等不起了吧”
雖然謝遷是用調侃的語氣說出這番話。
但他近乎是說出個最符合實際情況的“道理”。
換了別人鎮守在偏頭關,或者是換了十年前的王越,這一仗都可以合理調配,朝廷的政令也能得到執行
但現在的王越,出兵之心切無人能比。
謝遷就差說。
你們在這里瞎逼逼有個鳥用就好像你們說的,王威寧能聽進去一樣
王威寧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估計老命都能拼上去,禮節性告訴你們現在的情況,還真指望能把他這只脫韁的野馬給拉住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