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在回乾清宮的皇帝來說。
這是美好的一天。
“地動發生了嗎”朱祐樘剛走出奉天殿沒幾步,便問了一句。
戴義看了看蕭敬,蕭敬道“未有。”
朱祐樘道“唉延齡被看押在北鎮撫司,也有些時日了,最近他沒鬧騰吧”
蕭敬心想,怎么沒鬧
現在張延齡那邊,連錦衣衛指揮使牟斌都不敢去看他,每天換著人去送飯菜,還要蒙著臉去,張延齡的嗓門之大,隔著很遠就能聽到。
那些威脅人的言語聽著就很滲人。
不在于詛咒有多狠,在于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都知道,張延齡賭咒要報復誰,是有那實力的,只要張延齡從詔獄出去,想報復誰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這是抓了個罪犯回來還是抓了個祖宗回來
朱祐樘見蕭敬不回答,光看蕭敬的臉色,就知道張延齡在北鎮撫司沒干什么好事。
戴義試探著問道“陛下,如果這幾天,地動還沒發生的話,那應該是陛下的懲罰有效了,是不是把人放了”
“放了嗎”
朱祐樘顯得很猶豫。
雖然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也覺得縱容張延齡不太好,但他是很念及跟張皇后之間的夫妻感情的,他護短可是有一手的。
張延齡再胡鬧,只要沒惹到他頭上,他都可以當事沒發生。
“等秉寬會試結束之后,問問他的意見吧。”朱祐樘沒想明白的事,就先做了個妥協。
反正張周中午之后,考完了會試第三場就出來了。
到時問張周的意見,不比朕拍腦門子做決定要好
戴義和蕭敬聞言不由對視一眼
這是什么情況
皇帝在西北行軍,或是天相方面,問張周的意見也罷,現在連放不放小舅子,都要取決于張周的決定了嗎以前但凡是遇到張家兄弟胡作非為,皇帝都不用皇后求情,直接就護短了,誰參劾張延齡,先把參劾的人好好究治一頓
這次彭泉檢舉張延齡,不就是這樣
現在倒好,就算是地動沒發生,皇帝也準備問問張周之后再決定放不放張延齡
抓不抓,跟放不放這兩件事征詢張周,意義是不同的。
這讓戴義和蕭敬都意識到。
現在最能得朕意的人,應該不是張皇后,在遇到張皇后跟張周有意見沖突的時候,皇帝首選聽張周的。
這時代變了呀
午后。
會試第三場便結束了。
張周從貢院出來時,有關鬻題的傳聞便甚囂塵上,是個人都在懷疑出題的人是不是瘋了,以及到底有沒有人提前得悉考題的事。
“前兩日還在聽人談及第二場的考題,還有第三場策問也隱約聽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