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只為盡快平息輿論。
張周笑道“陛下,劣跡是否有,其實也不重要,難的還在于如何證明沒有劣跡”
朱祐樘皺眉,似沒聽懂。
一旁的戴義替皇帝問道“劣跡有沒有要靠證明”
張周笑了笑。
換了別的時候,一個人身上有沒有劣跡,的確不需要證明,但問題是有人故意往你身上潑臟水的時候,你要自證身上是干凈的這可就難了。
在被輿論炮轟的情況下,證其罪變成了“自證清白”,難度可想而知。
張周道“陛下,程學士回朝不過一年,但在應春闈考生到京之后,諸多人前去拜訪,他似乎也并未避諱相見。光是這一條,就會令他陷入漩渦而不能自拔。”
“你的意見呢”
朱祐樘的境界畢竟要比戴義等人高,他對于程敏政的認知,自然也會跟張周有一些共同之處。
程敏政不避諱見考生這一條,在皇帝看來也很致命。
輿論有時候是不講原則的,連他這個當皇帝的都要下罪己詔來平息輿論,更何況程敏政
朱祐樘都覺得,是自己的急于要提拔程敏政,害他成為眾矢之的。
張周拱手道“陛下,臣就這么提意見,對待自己會試的主考官,真的好嗎”
“秉寬啊,你提什么意見,只有朕和他們幾個知道,誰會告訴外人嗎”朱祐樘也急了。
說了這么半天,還打啞謎
張周道“那陛下不如就此去一道旨意,讓程學士當即停下閱卷之事,先讓他自避嫌疑。如果外間對他的非議仍舊不斷,陛下無從擇選,也盡可能將其看守在寓所,不要用刑,只怕他這身體撐不住。”
張周也不從給程敏政徹底脫罪的方向去考慮。
事情已將要發生,光想著給程敏政脫罪,是壓不住輿論的。
程敏政身上可被攻擊的點太多,而最關鍵的,是他并不是主流文官派系的一員,而皇帝又非常欣賞他這會導致連同僚都會暗地里落井下石,一旦把事塞到朝廷里來,每個人都會打心底認為他“有罪”,要讓他程敏政自證無罪。
談何容易
而歷史上程敏政也只是因為被打過頭了,癱毒不治而亡。
只要這家伙別被拷問,給他留條活路,就算受點委屈,那也是他應該受的,誰讓他沒事張牙舞爪喜歡表現自己
反正他在朝多年,被人構陷也不是一次兩次。
這老家伙因為老天陰而不雨,被人攻擊的時候,他都懶得為自己自證清白,寧可在家賦閑多年
讓他回去治學,比讓他當官,更合適。
以后或許還有被朝廷起用的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