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顯然不太想聽這個提議,他琢磨了一下,問道,“勛臣中就無他人可用了嗎”
這問題其實問得很不值當。
馬文升走出來道“陛下,西北勛臣不在少數,平江伯在與火篩對抗中并未占優勢,但在與韃靼小王子等部的拉鋸中,也未落下風”
這話其實透露出一些事情,就是王宗彝出來為陳銳說話,其實是兵部統一的意見,而不是王宗彝的個人意見。
馬文升的意思,陳銳在跟火篩、達延汗兩家對抗中,算是一負一平,聽起來不怎樣,但其實算是很不錯的,能找個人把達延汗給拉扯住,可不是容易的事。
朱祐樘點頭。
他也聽明白,馬文升如此回答他,其實就是告訴他。
西北的確沒他人可用。
“如果朕調成國公去延綏的話,諸位卿家認為是否可行呢”朱祐樘提出個聽起來很離奇的提議。
在場的大臣都被皇帝跳躍的思維給鎮住。
一時間沒人出來評價。
成國公朱輔這貨會打仗不過也沒關系了,反正保國公也是那么回事關鍵時候皇帝沒想到別人,非要提朱輔,是不是皇帝覺得成國公這一脈是福星,兒立功,老子也該上戰場鍛煉鍛煉
朱祐樘道“陳銳回調京師之事,暫且不變。至于再派誰去延綏等處,內廷再議。朝議之后,內閣兩位閣老,還有兵部尚書,再召英國公前去。”
這意思是,大會結束之后,還有小會。
商議的就不是陳銳該去該留的問題,而是商議一下誰去接掌陳銳手上的部分兵權,再將其調去延綏、寧夏等處防備韃靼小王子。
第一個議題,就此告一段落。
緊接著就是朱鳳封爵的問題。
這件事,朝臣的意見基本是統一的沒門
你朱鳳做哪門子春秋大夢年紀輕輕去一趟西北,就親手殺了一個韃子,說是你所部取得的軍功,還不如說是你撿的便宜,如果這都能賜爵,那大明的爵位也太不值錢,是個人就能去混爵了。
這次由戶部左侍郎許進出來反對“陛下,朱鳳所得之軍功,乃總體戰略所得,若以起個人功勛定爵,那西北應得爵者不在少數。功勛不得冒領。”
許進其實想說的是,軍功不能重復計算。
這次的戰功是不小,但具體數字其實還沒核算清楚,朝廷派去西北的人才剛出發沒兩天,到偏頭關還需要一些時日,至于偏頭關周邊的監察御史也都還沒發會具體的調查報告。
朱鳳充其量只是個參將,甚至連參將都不是,只能算是個游擊,官職在總兵官、副總兵之下,其實在這種時候,不論主帥王越的功勞,先論邊緣將領的,那就有點不合適。
大臣們也想說。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朱鳳是靠攀關系才隨軍的。
其實其沒什么大本事。
如果這種人都能得爵,以后靠他獨當一面的時候怎么辦
朱祐樘道“朱鳳是成國公之子,本就是功勛之后,其在為公主獻藥治病時,便留下忠義之名,此番西北更是獨當一面領兵進城毫不畏懼。就算他年輕,以往無所作為,朕要頒賞于他,也是出自他的忠君體國,出自他的實戰功勛,而非瞻循,說他是冒功怕也有失公允。”
聽許進的話,把朱鳳說成是不學無術的小人物,朱祐樘自己都聽不下去了。
他的性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