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笑望著張周。
張周趕緊自謙兩句“高中之事,不敢奢求。”
朱祐樘笑道“皇祖母,就算秉寬不中進士,朕也跟大臣們商議好了,讓他進翰林院授檢討之職,讓他有機會為朝廷效命。”
“翰林檢討很好。”周太后對此也很支持。
不過就是個傳奉官的事。
從成化年間開始,傳奉官已成為皇帝的特權,隨便給誰賜官,跟大臣通知兩句,那都算客氣的。
“但若是能以進士入朝,還是能平息他人議論的。”周太后提醒道,“這應該也是皇帝你的心愿吧”
“是啊。”
朱祐樘點頭。
給個翰林檢討,張周始終只是個舉人,以后再想往上提升,必然涉及到扯皮等事,升到一定程度就沒法再升了。
就算是給傳奉官,也會出現高,但期望值低的問題。
指望舉人當翰林學士還是當內閣大臣舉人當官始終還是有局限的。
“不過皇祖母,朕覺得,若是秉寬本次會試不中,讓他再等三年,有些可惜了。”朱祐樘也說得很明白。
這只是權宜之計。
周太后微笑著點頭,再道“皇帝,聽說最近勛貴中,有很多人跟秉寬走得很近,先前哀家也想讓周家人跟他多走動一下,但聽說哀家的兩個侄子,只是去那邊走了一趟,就沒再去,是這樣吧”
朱祐樘望著張周,他對此顯然并不知情。
張周道“是的,太皇太后。”
“太不像話了,西北用兵,這么好的鍛煉機會,他們也都能錯過。”周太后這是在聽說朱鳳那不成器的,跟著王越去西北,都能混出名堂,眼氣了。
外戚得爵,跟武勛得爵,那能一樣嗎
周太后道“哀家年老了,只希望皇帝能記得周家人。”
“是。”
朱祐樘嘴上應了,但心里卻不以為然。
對于外戚的使用,皇帝還是很謹慎的,別看朱鳳不著調,但人家好歹是成國公家的孩子,上陣殺敵拼命的事,就是武勛家孩子的事。
“好了,秉寬你有時間,去見見長寧伯,剩下就不多說了,哀家要去禮佛”
周太后雖然沒明說。
但張周也聽出來,有關給皇帝找女人的事,周太后這應該是暗示了她的弟弟周彧。
既然不能在皇帝面前說,那就要換到宮外,去找周彧說。
張周心想,這老太太很詭詐啊
張周入宮第二天上午,仍舊跟皇帝談了許久,臨近中午時,才終于能出宮。
什么練體操、嬌妻美妾、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張周都沒心思去想。
他現在就一個念頭。
回家睡覺。
但出宮還不是單獨走,還要帶上朱輔一起,皇帝的意思是讓張周在出宮路上好好對朱輔“面授機宜”,顯然皇帝對朱輔沒信心。
“張先生,先前陛下說了,讓您多指點,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