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先給朱祐樘降了降火,他道“陛下,大結果沒出,不要因為一時戰略上的進取而忘了整體的戰略。”
“對對對。”
朱祐樘點著頭,“還是秉寬你顧慮周全,來人,快把戰略圖給秉寬擺開。”
地圖在拼好的桌子前攤開。
地圖還是張周自己畫的,張周覺得這都很多余,難道皇帝的意思,是讓他在這里再給分析一下戰情
好在蕭敬的到來讓皇帝的腦袋又降了降溫“陛下,劉閣老他們,還有英國公等人來了。”
“讓他們進來吧。”
朱祐樘都不用“請”這種字眼了,可能是他覺得,沒必要。
隨后張懋、馬文升、劉健、李東陽、謝遷和周經六人出現在乾清宮內。
當他們進到殿內,看到殿堂中間擺著兩張桌子,上面擺著地圖,而張周則跟皇帝近乎是并排而立時,他們有種“這小子難道不懂規矩”的疑惑,不過隨即他們想明白了,在張周身上發生的事情,就不能用常理去揣度。
“幾位卿家來得正好,秉寬正要跟朕分析一下如今遼東的局勢,你們也湊過來一起聽聽不必施禮了。”
有張周在,君臣禮數都可免。
幾人往前湊了湊。
等看到那張地圖,他們會覺得頭暈,沒學過地理的,乍一看到這種東西,會覺得跟天書一般。
隨后張周在上面指點了幾個區域,并以距離對比等事稍微一注釋,在場六名大臣又全都變得“秒懂”。
“寧遠的地勢很特殊,從這里追出去,最多不過四五十里,就會遇到山巒等,必須要回撤。”張周道,“如此看來,戰果多都發生在寧遠城下,想再做進取,除非是帶兵進擊草原。”
李東陽又拋出先前的問題“那在你看來,是否應該令我大明邊軍收復草原呢”
張周一聽就知道是在試探自己,他笑道“也不是不可”
李東陽瞪他一眼。
好似在說,你小子,給你個桿子你就往上爬是吧
朱祐樘則很認真問道“秉寬,你覺得眼下派兵進草原的話,勝算幾何”
“陛下”劉健又想去給皇帝的頭腦降溫。
張周道“陛下,所謂的勝算,應該局限于一時一地,不應該是總體戰局,目前來看進兵草原仍舊是弊大于利,且我三軍目前所配備的新炮較少,下一步臣要拿出來的新武器,還在研制之中,目前還不能派上用場。”
“對對,是該如此。”
朱祐樘先前似乎對于出兵草原還滿懷期待,但聽了張周的話,瞬間又覺得不出兵才是正確的。
幾個大臣面面相覷。
他們似乎都看出來,現在的皇帝就好像沒有主見一樣,完全是被張周牽著鼻子走。
可問題是他們還沒法去提醒皇帝這么做是錯的,連他們自己也覺得張秉寬這小子真是有點邪乎啊,偏頭關一戰有王威寧就算了,你用名將取勝不叫本事,但寧遠用的可是一群蝦兵蟹將,居然還能取得大捷
朱祐樘道“朕的意思,是準備調撥錢糧,多督造一些神威遠炮,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劉健道“陛下,此等事是否應該在廷上商議”
張懋則笑呵呵道“利國利民的事,難道朝上,或是內廷,還會有人反對不成”
這下倒讓劉健無言以對。
不管造火炮的成本如何,但從這火炮在寧遠一戰所發揮的功效來看,造是必然要造的,就看造多少,這既取決于大明富余的財力,也要看張周這個設計師的能力和水平,如果上周不技術上的支持,造炮也無從談起。
朱祐樘對此,也不打算跟大臣做詳細的商議,他說要造就真的造。
如張懋所說的,這種事你們大臣難道也要找理由來反對
“朕的意思,造新炮的事,由秉寬來負責,朝廷并不干涉他如何來造,按照造價,朝廷從他那邊收購回來便可。”朱祐樘提出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