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的意思,你朱鳳的任務完成了,可以先去見太子了。
“臣領旨。”
朱鳳領命,卻還是滿肚子疑惑,我入個宮,怎么還要去見太子
那熊孩子
嘖嘖。
人見人愁。
“知節他還是太拘謹,放不開。”朱祐樘招呼張周走上丹陛,意思是有什么東西給張周看。
他又順口問道“你可知朕為何讓他去見太子”
朱祐樘道“這體現出陛下對他的信任。”
“呵呵這話太俗套了,你再詳細說說。”朱祐樘笑著,就好像是在考張周一般。
張周也跟著一笑,也就沒什么避諱了“難道陛下不是賞識他如今讓他跟太子走得近,這也是告訴他,無論是現在或者將來,他都能得到器重,都有資格為大明建功立業。”
朱祐樘笑道“要不怎么說還是你不拘謹”
“臣其實已經刻意避著說了。”
張周還不以為然。
如果我說難聽點,那就是陛下你準備死了以后,讓朱鳳這小子也有機會一展所長。
不然為何要先見皇帝再見太子呢
“你們都先退下吧。”朱祐樘突然對戴義等人道。
戴義等人一看這架勢,君臣之間又有大秘密要談啊,連我們司禮監的人都不能在場
他們還是領命退走。
等人都離開之后,朱祐樘才將桌上的東西展開,卻也沒什么特別的,只是張周之前所畫的一份軍事地圖。
“秉寬,你再猜猜,朕為何讓你看這個。”朱祐樘故作神秘。
張周道“陛下給臣看這個,大概是想以此來做文章,有所作為,莫非陛下是想出兵草原”
朱祐樘笑道“你覺得朕,有那么冒失嗎”
張周心想,在大臣眼里,你就是個面瓜,歷史上你也是孝宗,對你的風評也說你善于守成,并沒什么進取。
但不好意思,我是穿越者,你的所作所為在我這里并不是秘密。
歷史上的朱祐樘,的確曾動過御駕親征的打算,是在弘治十五年,當時正是達延汗巴圖蒙克崛起,蒙古右翼苦苦招架之時,當時朱祐樘采納太監苗逵的意見,準備御駕親征。
他問詢時為兵部尚書劉大夏的意見“問曰太宗頻出塞,今何不可對曰陛下神武固不后太宗,而將領士馬遠不逮。且淇國公小違節制,舉數十萬眾委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守耳。都御史戴珊亦從旁贊決,帝遽曰微卿曹,朕幾誤。由是,師不果出。”
劉大夏當時說得算是客氣的。
說陛下您的神威固然不落后于太宗,也就是朱棣,但將士馬匹什么的則不行。
就沒好意思說,難道陛下您忘了土木堡之變時的災禍
張周笑道“陛下,臣怎么說呢或許陛下正是有平草原之心,才會讓臣謀劃邊疆之事,自大明太祖皇帝以來,無論君臣,誰不想徹底解決北患”
“是啊。”朱祐樘感慨道,“身為君王者,豈能容許蒙古人一直安睡于旁若是將其一舉覆滅,大明邊疆的靡費便可減少大半”
張周聞言心想,這位皇帝出征草原的目的,只是為了省錢
可能只是一部分原因吧。
還真節儉,但就沒想過,平定草原要花費多少漢武帝窮兵黷武的典故忘了
張周道“若是要平草原,也必定需要長時間的準備,需要栽培很多的將領,鑄造更多的火炮,需要更先進的火器。到那時,別人再提到草原人,就不再是驍勇善戰,而是長袖善舞了”
“哦”
朱祐樘一怔,等想明白之后不由大笑道,“好,好。朕需要的就是能歌善舞的異族。秉寬,你是深諳朕心啊。”
張周搖搖頭道“會揣測圣意,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