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經一看就覺得皇帝是有意見了,趕緊退回臣班。
朱祐樘問道“是諸位卿家覺得,朕不該在造炮之事上,多出銀子是嗎”
劉健道“陛下,當量力而為,若如今韃靼已撤走,不妨先鑄造火炮上百門,以做備用。大明的邊備似乎并無須在一年內補齊。”
“一百門”朱祐樘皺眉,這數量顯然不能達到他的預期,但其實他心里也不太有數,畢竟造炮說好了是讓張周去造,以朝廷的方式去采購,當然規則還是設定好的,那就是造炮必須在朝廷的監督下完成,而且若是沒有朝廷訂單的話,張周也不得私自造炮。
“需要多少銀子”朱祐樘望著一旁的蕭敬。
中間接洽的事,一直是由蕭敬負責的。
蕭敬回道“陛下,以之前張先生所提的,一門炮大概要用鐵二百斤到三百斤,普通的生鐵價格,一般需要十幾文一斤,若是用以鑄炮的,則需要三十文上下,加上人工、炮彈等成本,一門炮配備完善,最多需要二十兩銀子。一百門炮,大概需要兩千兩紋銀。”
“兩千兩”朱祐樘聽到這數字也有點驚訝,皺眉道,“一百門炮才兩千兩嗎”
蕭敬道“若是九邊之地,就算是一處給一百門,都需要近兩萬兩了啊。”
朱祐樘點點頭,問劉健道“劉閣老,九邊各處,一處才一百門炮,少了點吧”
劉健也怔了怔。
皇帝上來要十萬兩來造炮,還以為是張周獅子大開口呢,聽了蕭敬算的賬目,他們才知道,原來能改變時代的火炮,價格還挺“實惠”。
一千門炮,配上炮彈等,才兩萬兩。
如此想來,張周比以往那些為朝廷采購的勛貴,可有良心多了,以前但凡朝廷要采購什么東西,開出的價格簡直就叫離譜。
劉健斟酌之后道“陛下,不知造炮的進度如何”
朱祐樘又指了指蕭敬,意思還是你來說。
蕭敬道“目前煉爐已經開了,一個月下來,大概也就能造個六七十門炮的樣子,這還只是一個爐,不過張先生有言,西山的煤礦已經出產大批上好的煤炭,如此一來就能精煉生鐵,甚至能直接百煉成鋼,以此來造炮,張先生并未從中謀取任何的私利。一切都是有賬目可尋的。”
朱祐樘嘆道“難怪一門炮才需二十兩,原來是秉寬一心為朝廷省錢啊。這可不行,該給他的還是要給的”
在場大臣一聽,情況不對勁。
張周這小子不謀求私利,皇帝還想幫他謀點
陛下,那花的可是朝廷的錢,是您自己的錢啊
不心疼的
“諸位卿家,你們是否也覺得,不該讓秉寬吃虧呢”朱祐樘認真問道。
劉健道“陛下,為朝廷造炮,本就是其職責,陛下予以高官厚祿,若不用心報效朝廷,實在不該。”
“行吧,要賞賜,朕自行賞賜,至于造炮的銀子,朝廷給撥一下。那就按造炮的進度,造一門出來,戶部給調一門炮的銀子,可有問題嗎”
“這”
劉健踟躇了。
聽先前所說造炮的進度,的確不快。
一個月才造六七十門,合白銀也就一千多兩。
但也說了,還有新爐子準備上架,那時造快起來,萬一皇帝需要一萬門炮
李東陽走出來道“陛下,此造炮之法,應當嚴守機密,不該讓太多人知曉,就連大明的工匠也該嚴守秘密。否則若為外夷知悉,只怕會令大明邊疆反受其害”
“哦是嗎”朱祐樘就好像沒主見一樣。
蕭敬走出來笑道“李大學士,您擔憂過甚了,咱家先前問過張先生,他說過,造炮所要煉鋼,而條件非常苛刻,只有大明地大物博才能出產足夠的材料。至于工藝等,也非常復雜,很多事情他也并不會親授給工匠知曉。”
李東陽不以為然。
張周這是有多大的自信,覺得一切都在其控制
“且張先生還說了,這并非是他所能研制出來最好的炮。”蕭敬又說出個讓在場大臣炸鍋的消息,“他說自己回頭還能造出更好的。”
“啊”
在場的大臣真就是被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