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草原部族的旁支來說,逃走的性價比更高,對他們更為有利。
但很多人也不甘心。
唐寅的軍隊雖然驍勇,但也被逼到絕路,只要再堅守了四五天,大概唐寅軍隊就會不戰自潰,甚至不用他們出手,大明的士兵都會餓死,沒死的也會投降。
至于來援的大明兵馬,雖是張周親自領銜,但也不過才三千兵馬。
就這么個架勢,韃靼近二十萬兵馬,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竟連一戰的能力都沒有?
這一戰若是逃避了,那等于說以后再不用跟明朝人交戰了,以后明朝人可以把草原當成自家后院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到那時,再沒有什么草原可汗,巴圖蒙克再也沒資格號令整個草原,他心中所設想的統一草原的構想,就不用再去盤算了。
……
……
“可汗,說句實話,我們該撤走了。”
亦不剌作為草原上能跟巴圖蒙克叫板的實力部族首領,親自去勸巴圖蒙克。
巴圖蒙克道:“你是說,就這么放棄了嗎?”
“明朝的軍隊,已經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我們不具備與之交戰的能力,這次你的兒子帶兵去,根本連明朝軍隊的影子都沒摸著,很可能一個明朝人都沒殺死,就帶來了兩萬兵馬的損失,這教訓還不夠大嗎?”
亦不剌道,“我的部民告訴我,只有投降明朝,或許能得到明朝的賜封,到時草原仍舊會是我們的。上邦是有仁義的,我們只要每年去上貢,以后甘心臣服于明朝,就不會再有殺戮的事情發生。”
巴圖蒙克厲聲道:“是那個叫張周的人進草原,把你們的膽都嚇破了嗎?草原雄鷹到最后,連抓一只兔子的勇氣都沒有,還有什么資格號稱是草原雄鷹的兒子?”
亦不剌道:“如果要交戰,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您親自領兵,給我們做個榜樣。這一戰,或許就在今晚。明朝的軍隊已經準備往北靠攏,如果您的將士能沖在第一線,我們是可以跟隨在他們身后,去跟明朝人決戰的。”
巴圖蒙克高聲道:“我從來不怕明廷的軍隊。但如何安排這一戰,不由你們來做主!”
誰沖鋒,誰死得快。
誰都不傻。
亦不剌不想當先鋒,其他部族的首領也不想當,巴圖蒙克這邊也想把這個責任推給別人。
結果就是互相推諉,令其內部的團結受到損害,最后就是離心離德。
……
……
入夜之后,張周的軍隊開始推進了。
往前不過四五里,就能到韃靼人第一道防線。
因為這些防線韃靼人是為準備困住唐寅所修建的,對于從南邊來的張周所部來說,其實是反向的營地,要平推起來,會先推安營扎寨的營地,后炸木柵欄,而木柵欄加固的一方也是在南邊的,尤其是一些木樁子和加固的繩索等。
劉貴仍舊負責開路。
他的三十輛戰車沖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