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可以騎馬跑了,明朝的軍隊看樣子是追不上的,就算能追擊,也不能將他們全數殲滅。
但他們的部民,還有他們所有的資產,都聚攏在這周圍,這是他們未來生存的底氣,甚至有了這些東山再起的條件,他們將來才有機會跟中原王朝周旋。
若是現在撤出戰場,將意味著除了一些青壯年都跑掉之外,剩下的族民基本都要被大明屠殺或者俘虜。
這就陷入到火篩的困境之中……當初火篩之所以投降大明,也是因為他們的族民被大明給俘虜了,最后好在是明朝皇帝講信譽,把這些族民和牛羊牲口又還給了火篩。
從那之后,火篩已經跟草原部族徹底分道揚鑣,這次的戰事,火篩完全沒有參與,繼續在西邊自己的牧場過小日子。
巴圖蒙克舉起自己的戰刀,那是一把彎刀,他高聲呼喝道:“最勇猛的草原雄鷹,一定要吞噬你們的獵物,誰退出戰場,將為草原所不容!這一戰沒有退路!只有獲勝,草原才有將來,你們的子女才不用被明朝人驅趕和玷污!沖!”
這話,儼然說的是他們曾經踐踏中原王朝時的場景。
只是現在換成了他們來承受這一切。
……
……
一場夜戰,打到后面,如白晝一般明亮。
唐寅周圍的困局,可說是不戰而自解。
因為無論是哪路韃靼的人馬,此時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南邊張周的那三千兵馬……之前韃靼人在唐寅麾下兵馬身上吃了不少虧,但現在他們似乎都忘了疼。
因為過去這段時間,唐寅麾下這些殘兵,并沒有把他們給打疼,以至于他們似乎都忘了,唐寅麾下其實還有一路近五千兵馬的殘軍。
當唐寅連夜整頓將士,連營地里的帳篷都顧不上,只是帶著他的士兵,用步行的方式,穿過十幾里路,回到曾經他們所占據的河谷,又登上了山坳的高處,四千多兵馬俯瞰戰場時。
眼前的一幕,也成為這些大明將士畢生難忘的壯烈慘狀。
河岸到處都有火,黑壓壓的韃靼騎兵如潮涌一般往河岸涌過去,就算是河西邊的岸邊,也是大批的韃靼人在跨過河面,只是大明軍隊的火器就好像是有如神助一般,看起來就那么幾個人守在一個小的陣地內,但就是他們四面八方的韃靼人,會在上百步開外就倒下,沒有一個能進入到他們的陣地。
大明的士兵有的在駕馭一個看起來像是火炮的東西,那火炮的基座還能轉動,能對準不同的方向,只要有人來,他們就能接連不斷射擊。
發射的火彈也是連綿不斷,突突突的聲音傳到這邊已經是悶響,彌漫在空氣中的除了血腥氣之外,就是一股硝煙的味道,再就是韃靼人的喊殺聲。
明朝軍隊還用一種看起來火銃的東西,舉起來朝對面發射,且每次發射之后,近乎都要換彈,卻是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把火彈換完,然后重新瞄準射擊……
這種機槍兵配合火槍兵的作戰方式,是在場明朝士兵所沒見識過的。
馬儀騎馬走到唐寅身邊道:“大人,我們該怎辦?”
眼下全軍剩下的馬匹,已經不到十匹,剩下的都被他們宰殺了。
此時士兵們出來,第一件事并不是想著去交戰,而是找水,經過這多日的煎熬之后,這路人馬總算看起來是脫困了,不過眼前似乎又有一場更大的戰事在等著他們。
唐寅道:“我們要斷韃靼人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