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辛的話太過危言聳聽,幾乎是否定了整個文道
你自是沒有直接相信,而是挑出了他話中的幾處漏洞,直接質疑
“假設科舉真如你說的那樣不堪,我在家鄉所學的孝道,為何又與此處不同”
葛辛長嘆了一口氣,道“科舉改題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在這幾百年間,還真出過一個圣人。”
“他是文廟的第八圣,也被人稱為末代文圣。”
“只是這位文圣不是從齊州走出,而是從南方的一個州走出來的。”
“更令天下人驚掉下巴的是,他是第一個出身世家的圣人。”
“直到這位文圣橫空出世,傳出幾篇驚世之作,人們才發現,他的思想竟是舊文道的思想。”
“他繼承了前幾位圣人的一些觀點,也創新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唯獨不沾邊的就是科舉考的那些東西。”
“當時有很多人都不是很看得起舊文道,他們聽到文圣對一些古籍的講釋,殊不認可,經常指著他的鼻子罵。”
“文圣對此不多解釋,只是借了前人一句話表明心志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末代文圣不走科舉之路,而是廣收門徒,游列諸州,宣揚舊文道。”
“他最叛經離道的一點就是,他不講什么有教無類,而是只招收富家子弟和天賦異稟的人入門墻。”
“在他活著的時候,一直因為這一點為人詬病,但在他去世后,很多人才明白他的用意”
“他的弟子們全部放棄了科舉,用家中的余財自己開辦學塾,對外噱頭給的很大,有機會成為圣人二代弟子。”
“這種學塾和朝廷辦的不一樣,要交不少的束脩,窮人交不起,全去了朝廷辦的學塾,因此入門的多是富家子弟。”
“一代弟子教的是真正的舊文道,二代弟子學的也是舊文道,等到二代弟子學成,他們就能用同樣的方法招收三代弟子。”
“舊文道就這么被他們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末代文圣的思想也被他們一代一代的貫徹到了今日文以開智,非以登科。”
“孫兄這裝束,一看就是富家子弟,想必這下應該能明白了吧”
你不僅明白了,還給自己為什么考不上秀才找到了一個新的理由廟門拜錯了
“不對啊,就算我學的是舊文道,也不應該走不通文途我依稀記得有先生告訴過我,做好學問,未來官至青云。”
葛辛道“當然,學舊文道也不代表走不通文途,終南捷徑這幾個字聽過吧”
你點頭道“據說在終南山蓋個茅廬住一些日子,就會有朝廷的人來請,我一直以為這是神話故事。”
“非說他們什么都沒做就被朝廷請去確實挺沒道理,其實啊這些人也不一直待在山上,他們會把自己寫的詩,自己寫的文章投到那些官宦之家,搏一個薦名。”
“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其他的方式也有,畢竟學舊文道的很多人都很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哈。”
“你們旸州本地的官僚最擅長這個,員外郎什么的就他們賣的歡。”
“這就是末代文圣顧慮不到的事了,他雖把舊文道傳了下來,但也讓官官相護、賣官鬻爵的情況更加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