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能逃竄,但權柄卻是死物。
放棄自身的權柄,跟尋死也沒什么區別。
無非一個是反抗力強點兒的地祇,而另一個則只是些山精野怪,被地祇大軍隨意碾過的貨色。
但也不是全沒反抗。
本地地祇一群烏合之眾,抬不桌面,但別忘了,遼國境內,真正難纏的可不是這些地祇,而是遍布王公貴族跟平民百姓信仰的諸多佛寺。
正當地祇大軍在張珂的率領下,一往無前的時候。
頓時,在遼國國土,數十座金碧輝煌,橫跨千百畝地的佛寺之中,突然響起了陣陣誦經的聲音,緊接著,一個個或年過半百,或眉發皆白的老和尚們,神色悲苦的從禪房,佛殿中走了出來,坐一早就準備好的木柴堆。
盤膝坐定之后,由年輕的沙彌前往木柴堆里倒入油料,接著一把大火熊熊燃燒。
夾雜著滾滾濃煙的火焰,轉瞬間升騰而起。
而置身于火海當中的老和尚們,在烈火焚身的苦痛面前卻神色不變,單手持在身前,口中念誦著一段段經文
“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栴檀香風,悅可眾心。”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佛恩非不大,罪由眾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聞”
“”
誦經聲逐漸變的洪亮,而燒灼的火焰也變的更加旺盛,其中干瘦的身軀,正在以遠超往常的速度干枯脫水,而后轟然倒塌,只存留幾枚,或十幾枚蕩漾著七彩佛光的舍利子在烈火中沉浮。
而周遭的沙彌,和尚們無不神色悲傷的躬身行禮。
本來提取舍利并不需要如此殘忍的方式。
舍利子本就是高僧佛法修為的凝結之物,當舍利子替代全身骨骼的時候,也往往是高僧得見靈山,證就羅漢果位的日子。肉身內的舍利子越多,實力便越強,也能在為數眾多的羅漢里得到一個封號,五百羅漢便幾乎都是全身舍利化的存在。
至于菩薩跟佛陀,需要的不僅僅是舍利子,還有佛法修為,功德,以及對佛門的貢獻諸多條件才能獲取,這個暫且不提。
舍利子,往日里以半虛半實的姿態存在于高僧體內各處,若有需要完全可以自主取出而不損傷身體,哪怕是挪作他用,甚至是丟失了,也不過是損失一部分佛法修為,仍然能夠彌補。
但,單純的舍利子,卻不足以抵擋這次波及整個遼國寺廟的災劫。
無奈,高僧們只能出此下策。
讓舍利子汲取肉身的佛法修為,血肉精華從而升華,而烈火焚身,是捷的方法。
如此,雖然無法召喚真正的羅漢菩薩下界,但成百千的血肉舍利凝成的軀體,卻足以承載一尊高位的羅漢,甚至是菩薩的降臨,而且祂們的實力不會折損太多。
而至于這些折損的高僧,只能寄希望于來世,轉世輪回之后再度渡入佛門。
而當一具具身體被烈火焚毀。
少則幾個,多則數十的舍利從火焰中騰飛,片刻功夫,便在空中凝成了一道璀璨耀目的河流。
恍惚間,一扇虛幻的門扉自河流洞開。
而門扉后邊的世界,跟想象當中的靈山佛土卻有著極大的差別。只見四下滿目瘡痍,到處都是破敗的殿堂跟彌漫的硝煙。
而那位于群山最高峰,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屋頂卻是不翼而飛,磚瓦崩碎的一地。
但還沒等地的和尚們多看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