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州文明的傳統當中有這么一句大道三千,擇其一而從之。流水三千,取瓢而飲之。
張珂既然決定了,追溯血脈,去一瞻古榮光,就再沒想過改弦易轍。
更何況。
不提多元九州當中,具備超凡力量的佛門如何,單是在他所處的地球,二十多年的歲月下,所見所聞導致張珂先天性對佛門有一些排斥感。
當然,他不否認,時至現代,仍然有那些堅守清規戒律,苦修的高僧大德,可終究是少數,數以萬計的和尚里邊未必能找出一兩個來。
更多的卻是打著佛門旗號,剃個光頭就出來招搖撞騙的禿驢。拿著蘋果,吃著酒肉,出入香車美女作伴,卻口口聲聲的阿彌陀佛。
這并不是孤例。
當和尚需要研究僧學歷也就罷了,還限制專業。
甚至于大名鼎鼎的少林寺,都演變成了集團公司,甚至于在他擁有游戲之前的一段時日里,他還曾經聽聞對方意圖踏足房地產行業。
以慈悲為懷,濟世渡人的佛門,變成了跟資本一樣的饕餮之物,享受了崇高的地位不提,而且還妄圖跟那些骯臟之物一起趴在百姓身吸血。
張珂僅僅只是排斥,卻沒有更多的舉動,已經是控制情緒下的結果了。
相較之下,這多元九州當中的佛門要好很多,但也仍舊魚龍混雜,又有多次站在對立面的歷史。
也就是法海到來的時候,從那扇門扉后邊兒,張珂感受到了為數眾多的目光的窺視,甚至其中不乏有跟帝君相似的目光正在默默的注視著自己。
在明知道兩位帝君征戰在外的情況下,張珂不愿跟佛門直接起沖突,才想了個折中的法子。
既能暫時安撫佛門,又不必讓自己以身飼虎。
但沒想到,這埋下的雷,硬是等到了月余之后才爆發,而自家老師也給力的有些過分,那一縷血脈還不夠祂過癮的,硬生生掏空了自己從副本里得來的存貨。
張珂敢肯定,如果不是他手頭緊張,自家老師絕對會有多少要多少。
而如此要求,想來靈山那邊兒的事情也不會平和解決,就是不知道是贏是輸
畢竟他雖然瞧不起佛門,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自從兩漢進駐到九州的外來戶,在經過漫長時間的發育之后,已經長成了一個龐然大物,哪怕是天庭地府在某些方面也得妥協。
就如同地藏菩薩跟十殿閻羅入駐地府,以及自己個副本就被府君答應,卻直到現在都遲遲未能發下來的閻君神位,從中可見一斑。
如果是跟防風氏一樣本體復蘇的話,那張珂自然用不著擔心,以祂的風格,不拆了靈山,都算是對方走了狗運。
可自家老師只有幾縷血脈拼湊,一人獨闖靈山,為自己討回公道,說不準就會吃些小虧。
不過,這種層面的事情,張珂也只能憑空猜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現如今,當務之急還是趁著靈山被自家老師牽扯的時間,趕快拿下大遼全境,伐山破廟倒在其次,關鍵是權柄填充自己佑靈王的神位,甚至更進一步,為接下來迎接佛門的援兵做準備。
張珂左手虛握,將那幾縷被神念攔截的氣息握在手中,隨手將其填塞到了蒼玉之中。
算這幾個家伙好運。
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大遼境內的還好說,送溫暖的行動并不會停下來,但那些國境之外的,張珂就暫時無暇顧及了。
一聲令下。
先前散到各處的地祇大軍再度聚攏起來。
沿著潢河,浩浩蕩蕩的順溜而下,繼續進行被中斷的伐山破廟。
見狀,那些本土神祇們神色一苦,下意識的就想逃竄,但它們忘記了,自從它們選擇接過當地權柄,成為被遼國承認的神靈那一日開始,在獲得種種好處的同時,也被跟這方地界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