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
西岳帝君當真是想笑。
從來都是舔著個大臉,這個有緣,那個有緣的賊禿,沒想到有一天也要講道理了,這可真是個稀罕事兒。
雖然,從法理上來講,佛祖自后世而來,跨越大漢這佛門尚未興盛的節點,大張旗鼓的現身并不符合規矩,不管是規則本身對祂的壓迫,還是后世天庭對祂此等行為的懲罰都不會太輕。
但這關西岳什么事
靈山遭殃,祂不大聲笑出來就已經很給面子了,難不成還要為其哭喪才行
不過這事似乎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靈山再怎么不擇手段,化外蠻夷,終究是混進了九州的神話體系之中,甚至整個佛門靈山圣地在天庭之中也處于五極之一,佛祖更是名義上的五方五老,不論權柄的話,在天庭之中,其實名分跟四御相差仿佛。
祂便是有什么牽扯,也應當去跟昊天直接聯系。
便是四御都沒有隨便插手,調停的理由。
又憑什么找自己。
這就好像讀書人去求升官發財,結果拜去了送子觀音廟里一樣,偏的有些過分離譜了。
除非,祂要求的事跟自己有關。
但身為五岳之一,執掌主管世界珍寶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羽毛飛禽之類,帝君能夠確認,祂的權柄之中并沒有能牽扯到靈山的事情,而事關大漢那就更沒頭緒了。
不對,也不是完全沒有牽扯
腦海中忽然精光一閃,帝君狐疑的向下方的九州看了一眼,耀眼的法目瞬間洞穿了九州的天穹,看到了天地之內的景象。
當祂看到那從大漢的邊邊角角升騰而起的濃郁佛光時,本來白皙的面龐瞬間被惱怒的血色所染紅“釋迦摩尼,你越界了”
只一眼,帝君就已經判斷出了這六道佛光所屬存在的本體。
正是如今尚不聞名,但在后世其香火信仰,乃至實力卻遠超大部分佛陀的六位菩薩。
雖然,在尚不久遠的之前,張珂曾有過單槍匹馬,斬殺金剛藏菩薩的壯舉,但這卻不夠,遠遠不夠
菩薩跟菩薩的差別,比人跟狗的差距還要大。
金剛藏,無非就是占了個從龍之臣的功勞,靠著隨釋迦摩尼發揚佛法,東傳九州從而在菩薩之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真論實力而言,在靈山的諸多菩薩,尊者果位之中,只占中流,甚至排位還要靠下一些。
而這六人,卻幾乎是靈山的扛把子。
觀世音,從信仰跟香火上,跟面前的釋迦摩尼,也是后世的如來佛祖都能比拼一把,而以靈山那宏愿跟功德互為犄角的道路,其實力不言而喻,只是名義上差了個佛陀的尊位罷了。
普賢,文殊是佛祖的左右手。
彌勒三世未來佛,藥王有時取代文殊、普賢菩薩,被作為佛陀的左右脅侍,未來的凈眼如來,至于地藏,靈山的支撐者,坐鎮地府雖不外露,但論功德卻是作為恐怖的。
這六個,除了普賢文殊之外,隨便拎出哪個沒有佛陀的實力,甚至若是跟后世本體暫時合二為一的話,便是眼前的釋迦摩尼都只能硬扛著對方,等待分離。
這種全明星的陣容,出現在大漢,而且幾乎以包圍圈的姿態去往涼州。
其中心思,已昭然若揭
“帝君所想,跟貧僧所想或有差距”
面對西岳帝君的怒斥,甚至是動手向虛空之中傳訊的舉動,佛祖既不紅臉,也不阻攔,只是捏著佛印,淡然笑道“貧僧既為九州一份子,總不會做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但不得不說,這威武圣佑靈王,所作所為便是以貧僧的修持也大為火光”
“以后世之神位,強征大漢權柄,獵殺地祇無算,這也就罷了,畢竟便是無他,這些地祇在漢末之時也將陸續隕落,但在此時,都市王本為我靈山尊位,他這強行搶去,以都市王之位昭告天地,于幽冥之中開辟地府,鑄造六道輪回的行為,對我靈山是否有些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