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呢,說他有名也有名,因為他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老爹。
說他沒什么名氣一般人還真不知道他,這個人就是東漢末年袁紹的幼子“袁買”字顯雍。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中記載,袁紹因孺子之病不伐曹操,當時袁譚、袁熙、袁尚三子皆已成年,這個生病的孩子就是袁買。
三國志袁紹傳中記載“袁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
至于袁買的結局如何,史料上沒有提及,因此也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謎,至今仍無法確定,也就是說連那些歷史專家都不知道他最后是什么情況。
但是這卷布帛上的字正是袁買所寫,原來史書上記載著當初袁熙和袁尚到了遼東公孫康處,想著殺掉公孫康謀奪遼東。
可沒想到反被公孫康先下手為強,公孫康斬殺袁熙和袁尚,并將兩人的首級獻給曹操。
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兩個在去公孫康那里之前,為了保證家族的延續,先把自己的幼弟袁買和一些家族的死士送到了大山里面。
袁熙和袁尚要是能夠成功就會派人來接袁買,要是長時間不來就是他們失敗了,那時候讓幼弟帶著家族死士一直往北,離曹操越遠越好免得他斬草除根。
當然他們也不是瞎走,袁家有當初關內侯“蘇武”從北海貝加爾湖放羊回來時記下的大致路線,他們還約定要是有機會匯合的話地點就定在北海。
當袁家的死士告知袁買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一路往北逃竄。
可惜走到這里根本就沒什么人家,物資根本就補充不上,絕大多數只能依靠打獵維持。
當然,他們也低估了這里惡劣的氣候,直到隊伍里面攜帶的食鹽耗盡才感覺到不行。
趁著身體還有一絲力氣的時候,眾多死士就弄出了這個居所,打算休整一下再繼續北上。
可惜當山洞弄好以后,死士們隨著外出打獵一個個的都死在了外面,當最后一個人出去沒有回來的時候,袁買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用水洗干凈身體、換上了最好的衣服、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沖著汝南的方向磕頭后用劍自刎而死。
韓立猜完這卷布帛上的內容以后,心里面不由的有些唏噓,四世三公之后、不對應該是五世四公之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所以人還是要低調一點、茍一點的好,太過出挑的人大多都沒有什么好下場。
不過韓立隨即想到,自己這算不算揭開了一個歷史性的謎團呢
感謝酒釀桂花飲打賞1500點。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