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我大明不知有多少百姓,都能因你這一百畝良稻,能吃飽飯
不知有多少百姓,可以因為這一百畝良稻,而不會被餓死
這些良稻,乃是我大明的國本,社稷之基石”
朱棣一臉淡然,“大哥所言極是,只要再讓郭秉雍、郭直幾人研究幾年,說不定,這些良稻的產量,還能再提高”
“還能提高幾成”
朱標一怔,隨即便滿臉驚喜問道。
朱棣無奈回道,“大哥,研究這些良稻,乃是一個漫長的細致活,至于需要研究多少年,能提高幾成,恐怕誰也不敢保證。”
聽此,一旁的郭安微微松了一口氣,幸好朱棣還算聽進去他的話了,沒有亂夸大言語。
朱標微微點了點頭,便又忍不住看向遠處那漫無邊際的稻田,“老四,這些稻谷可否收割了”
朱棣道“這些稻田,這幾日正好熟透,可以收割。要是大哥再不來,我便會讓農場老卒與護衛們,開始收割”
朱標眼睛一亮,“如此,那便現在就叫人收割,咱要親眼看看,如此碩大的良稻,可畝產多少,咱要回去向爹好好的說上一說”
“聽大哥的”
朱棣朝著一旁的唐云與丁尚等人下令道“速速安排人,收割稻谷
良稻與一旁的普通稻谷,也都一同收割”
“是,殿下”
丁尚與唐云幾人連忙應道。
隨即,便迅速安排下去。
數百個老卒與兵將,拿著鐮刀,便開始收割起水稻。
每一個兵將與老卒,都是十分賣力。
不僅朱標想知道這些良稻能畝產多少,他們這些老卒與兵將們,更想知道,剩下的這些良稻能產多少稻谷。
要是也和前幾天那畝一般,那便足以證明,他們這兩年沒有白辛苦。
“大哥,想要將這些稻谷收割完,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我等去里面歇息一會吧”
看了一會,察覺到一旁的朱標額頭上汗珠又不住的往外冒著,朱棣眉頭微微皺了下,有些心疼。
“不用”
這次,朱標卻是十分倔強,“這么多的老卒與兵將都在收割水稻,想必很快便可以收割出一畝良稻,咱要親眼看著,這一畝良稻能收割出多少來”
“但大哥”
朱棣剛剛說了一句,朱標便直接看向他。
“唉”
朱棣只能無奈嘆息一聲,他知道他這大哥的性子已經倔了起來,勸不住的
想著,朱棣便將丁尚喊了過來。
“讓幾個老卒去將稻床拿出來,一邊割稻谷,一邊摜稻
讓太子殿下親眼看看,一畝良稻能收出多少斤稻谷來”
“是,殿下”
丁尚連忙應了一聲,這事他熟
很快,老卒們便開始分開割起稻谷。
同時,還有十多個老卒,則是直接將割出的稻谷,抱出來,當著朱標的面摜稻,將谷粒打下來。
不到片刻。
一畝的良稻與一畝普通稻谷,便都收割了出來。
“啟稟殿下,這畝糧稻谷為四百四十五斤那一畝普通稻谷,為三百七十斤”
其實,不用丁尚稟報,朱標與朱棣等人,已經從他們計算的口中,知道了數字。
“整整多了七十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