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早已有著心理準備,但聽到這數字,朱標仍是忍不住一臉激動。
朱棣微微點頭道“與上次一般,還是多了兩成”
一旁,李景隆與曹震,還有隨著朱標前來的幾個東宮官吏,也都是瞪大眼睛,滿臉驚憾。
畝產四百四十五斤的良稻,他們從來都沒有聽過,甚至想都不敢想。
“嗯”
突然,朱標想起什么,看向一旁的李景隆與曹震等人,“咱記得,蘇州府與九江府報上來的水稻產量,最高才是三百六十斤是吧”
“回殿下,蘇州府的水稻產量最好,為三百六十斤”李景隆回道。
朱標微微點頭,這次,直接看向人群外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滿眼贊賞。
“咱早在京師之時,就聽過四位農家賢才的大名。身為讀書人,卻能委身在農場兩年,不辭辛勞,耐心研究種植稻谷,還能研究出如此大的功績,父皇與咱,甚至欣慰”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頓時滿臉激動,“多謝陛下,多謝殿下夸贊,小人等人只是一介沒有任何功名的讀書人,能憑借著所讀的那些書籍,做出一番功績,也不枉小人等人白來世間一遭”
“甚好”
朱標更是一臉滿意,“諸位不貪圖財富,不貪圖名利權勢,這般品德高潔之讀書人,我大明不多矣”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激動的渾身直發顫。他們怎么也沒想到,他們有朝一日,可以被大明皇帝知道名字,更是會被朱標這位大明太子,當著多么的人面,夸贊不已。
死而無憾啊
而朱標接下來的話,更是讓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兩眼圓瞪,激動不已。
“諸位為我大明做出這般大的功績,造福天下萬民,父皇特地要咱賞賜諸位一番
如此,咱授四位為正八品迪功郎,每人賞一千寶鈔,望諸位日后可繼續盡心研究此種良稻。
日后,諸位想要進入朝廷,為我大明治理天下,咱再親自賜予諸位實職”
“多謝陛下,多謝太子殿下”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直接跪下,滿臉激動的通紅。
正八品迪功郎,雖然只是有官名而無職事的官員,但也是正八品大明朝廷官員,每年都有俸祿可以領著。
而且,還沒有固定的職務去勞累。
此種官職,很多士紳想要,一輩子都沒機會。
而且,還是這還是太子親自對他們四人授予的,他們也算是這位太子之人
朱標微微點了點頭,“諸位快快請起,我大明就需要諸位這般的賢才啊”
一旁,朱棣又勸道“大哥,既然已經割出來了,那便進去歇息一會吧”
“好”
這次,朱標沒有再拒絕。
同時,一邊與朱棣走著,一邊還說道“老四,此良稻乃是我大明國本,萬千百姓生計所在,不管需要研究多少年,一定要堅持下去
要是你北平府不適合研究水稻,我可做主,在京師附近,或是九江府、蘇州府,給你燕王府一百畝田地,讓郭秉雍、郭直等人,前去研究”
朱棣連忙道“大哥放心,北平府可以研究,我一定不會中斷研究良稻之事”
朱標有些放心了,微微點了點頭。
等進入一間寬大的房屋內,歇息了一會后。
朱標便直接看向郭安。
“咱聽聞,研究這般良稻的方法,乃是郭長史所想的”
郭安連忙回道“殿下英明,不過微臣只是提出一個建議,至于后續種種勞苦,都是郭秉雍與郭直四位族兄在研究勞累”
“此事,咱也知道”
朱標滿意的點了點頭,便道“盡管如此,郭長史也有著大功,不知郭長史想要何種賞賜”
郭安恭恭敬敬的回道“微臣多謝殿下看重,只是此番下來,燕王殿下已經給微臣的賞賜夠多了,微臣不敢再貪功”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