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朱棣微微點頭,“現如今,大明存留的武勛國公,只有你二人了。
而且,你二人統兵之能,軍中武將大多信服。
如此,你二人便負責搜尋一些經驗豐富老將,再挑選一些各軍之中的優秀兵卒,百戶、千戶,也都可前來兵校學習”
“微臣遵旨”
徐輝祖與李景隆連忙應道。
朱棣又道“至于教導讀書識字與術算之人,咱從燕國再抽調一些官員,或是從北平書院招雇上一些讀書人。”
“多謝陛下”
朱棣又看向郭安,“郭卿,你覺得這座兵校可招多少將校”
郭安直接道“陛下,這座兵校有講堂二十間,每間可容納五十個將校。
這位定海侯在營建這一方面,還挺有才能呢
一圈下來,徐輝祖與李景隆兩人心頭莫名的浮現這么一個念頭。
韓崴臉色一喜,剛想回話,只是突然想起什么,訕笑一聲,緩聲回道“還請陛下恕罪,微臣并不通軍事,只是覺得我大明乃是禮儀之邦,還有太高祖皇帝之先例所在,這才覺得應接受韃靼人乞降。
“微臣遵旨”
雖然吵不過,但這些武官會耍賴,最后還是將一眾文官,都氣的不輕。
若是陛下有異議,微臣定遵循陛下之意”
陛下居然隱瞞了他們這么長時間,等到兵校建造完成,他們才被陛下告知。
陛下如此不被他們掌控,讓所有文官都有產生一種害怕的心理。
爾等文官若是有本事,便不要只顧著耍嘴皮子,去征討韃靼與瓦刺
再者,爾等若是有能力,便像定海侯那般,給大明研究出邸報、水稻良種、水泥這些神物
一眾文臣自是啞口無言。
朱棣道“兩千人若是全部都抽來兵校,各個衛所的武官可都要向咱訴苦了,就先抽一千人”
“是啊,陛下,蝗蟲乃是天災,太過狠毒。
不過,也只能緩緩拱手行禮。
最后,話題早已不知歪到了何處。
因此,兩人在大明軍中的威望,可想而知。
朱棣再次說道“行了,爾等進去查看一番這座兵校,回去之后,給咱書寫上一份如何教導那些將校兵卒的規章制度,給咱奏稟上來”
已看那些武將激動的滿臉通紅的神情,他們便能知曉。
身后,郭安連忙跟上,一邊走著,一邊介紹。
徐輝祖冷冷一笑,“陛下,微臣認為韓御史有欺君之嫌。
而一旁,一眾武將則也都是滿臉興奮。
回來之后,郭安便再也沒有關心兵校的事,而是將心思全部放在將軍山一眾工坊內。
徐輝祖與李景隆兩人,便快速行動了起來。
而朱棣對于一眾文官早就心懷不滿,正好也借此,讓一眾武勛狠狠教訓了一番文官。
陛下存心要建兵校,沒有人能抵擋得住。
至于朱高熾與徐輝祖、李景隆幾人,則是豎著耳朵,滿臉好奇的聽著。
現如今,大明舊的國公死的死,削的削,留下的國公還真只剩下魏國公徐輝祖與曹國公李景隆兩人。
聽此,李景隆直接滿臉嘲諷,“韓御史所言極是,陛下,我大明確實應接受這些韃靼人的乞降。
整個大殿內,頓時清靜了下來。
只是,乞降之事,不是我等武將擅長之事。
“咱沒想到,韓卿家居然如此忠心”
而且,兩人與朱棣的關系,也是十分密切,將兵校之事交給他二人,最是合適不過。
剛才韓御史與微臣等人爭吵之時,韓御史聲音宏亮,氣血之足,身體比微臣等人還要健壯”
“嗯”
一樣一樣,都表明這座兵校不輸于京師內的國子監
甚至,可能比國子監還要正規,齊備
“陛下,此舉有傷天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