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昭不假思索道,“啟稟陛下,老臣愚見,吏部左侍郎蹇義因諳熟朝廷典章制度,通達禮儀。
另,蹇義為洪武十八年三甲進士,曾伴先帝左右,為人樸實,待人以誠,可為吏部尚書”
“蹇義啊”
朱棣眼中微微點頭,“咱知道,他為中書舍人之時,皇考極其喜愛他,破例讓他在身旁多待了幾年,甚至就連他的名,也是皇考所賜”
“陛下圣明”
暴昭微微拱手。
朱棣微微點頭,“如此,便由他來擔任吏部尚書”
“陛下圣明”
暴昭再次大喜。
等到暴昭與郁新兩人離去,朱高熾便忍不住開口問道“父皇,雖然松江府之案,暴昭這個吏部尚書也難辭其咎。
但是,因為此事,讓他致仕,是否有些”
朱棣抬頭,靜靜的看向朱高熾,神色還有些怪異。
“松江府之案,咱是有些遷怒于暴昭,卻并沒有逼迫他致仕的意圖
而他這般急切的致仕,你就沒想過,會是他自己的原因”
“他自己的原因”
朱高熾一愣,還有些疑惑。
大明吏部尚書,被稱為大明天官,私下還被人尊稱大冢宰,地位尊崇,是天下官員做夢都想要擢升的官位。
僅僅只是因為一些識人不明,讓大明出現一眾貪官,便要自己致仕
至于他的年老力衰,精力不足朱高熾才不信這個說辭
看到朱高熾還有些疑惑,朱棣淡聲道“你覺得,若是番薯對大明重要否”
朱高熾急忙說道“可稱為國本”
“是啊”
朱棣微微點頭,語氣莫名,“番薯這般重要,若是經由他培育,再推廣大明全國百姓,聲名傳播之下,他暴昭之名,可流傳千古”
“這”
朱高熾目瞪口呆。
他也反應了過來,朱棣說的沒錯。
番薯對大明有多重要,已經不言而喻。
若是暴昭這個曾經的吏部尚書,將其培育推廣,不僅僅名傳千古,甚至可以被尊稱為圣賢
如此好名,還借用松江府之案件,還有諸藩王與權貴借口,真是一個老狐貍
想著,朱高熾不由有些氣憤。
“爹,若是讓他前去將軍山,那豈不是搶奪了老師,還有將軍山那一眾農家賢才的功勞”
“不會”
朱棣緩緩搖頭。
朱高熾一臉驚疑。
朱棣無奈的解釋道“你莫要忘記了,邸報由你掌控”
朱高熾眼睛大亮。
朱棣又道“另外,定國公也不是那般好欺之人說不定,暴卿家也并沒有這么多的心思,只是單純的擔憂,定國公會忍不住口腹之欲,而去偷吃番薯”
文官與勛貴之間的互相敵視
朱高熾心中莫名的想著,同時緩緩點頭。
翌日。
朝會上,便出現讓大明文武百官滿臉驚詫的一幕。
吏部尚書居然當廷上奏,請辭
陛下居然沒有勸阻,直接同意了
同意了
雖然陛下特授暴昭為光祿大夫,但堂堂一個吏部尚書,大明天官,就這么致仕了
難道,真是因為松江府之案
百官神情閃爍,只有寥寥幾人,知道其中內情
至于由吏部左侍郎擔任吏部尚書一職,則是并沒有讓百官驚詫,乃是意料之中之事
下了朝會。
暴昭便隨著太子朱高熾,還有一位宦官,一隊禁衛,來到定國公府。
在將那些番薯裝上鋪著軟墊的木箱上之后,一眾人便押送這些番薯,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而這會。
將軍山試驗田上的稻谷,早已收割的干干凈凈,只留下一些稻茬
“我等參見太子殿下,見過定國公”
“末將等人參見太子殿下,見過定國公”
試驗田村落中的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還有那一隊百戶,都連忙向朱高熾與郭安等人行禮。
“諸位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