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寡婦也是點了點頭“嗯,現在好多了,你沒看我都已經能下床了嘛等過了年搓麻繩的時候,不耽誤掙工分了。”
王青松也是笑了笑。
這入冬以后沒農活干,但還是有不少的活。
男的去修水渠,女的在隊里搓麻繩。
每年這麻繩的消耗也是不少。
左右在這里也沒事情干,想到明天過年還得貼門對子,他對著小麥招呼了一下“你在這待著,我去寫幾個門對子去。嬸子,我紅紙買的多,一會給你們這幾張。”
馮寡婦點點頭“是沒買,本來準備跟隊長那邊行借一點的。”
隨后笑道“伱那邊沒桌子,紙也要裁,在這寫吧”
王青松看了看,最后笑道“那行,我過去拿。”
說完,笑呵呵的離開了。
出了馮寡婦的家里,回到了自己的新家。
以后就要在這里生活了。
進了屋里,從自己的書包里掏出毛筆,黑墨水,還有一些紅紙。
紅紙都是按照門對子的尺寸,但是灶臺、豬圈窗戶什么的,還得用這個紙裁剪以后才能用。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有寫大字的課程。
這幾年下來,自己的字不說多好看,但是在整個大隊,也就大隊那邊的兩個先生比自己寫的好。
今天又跑去姥爺那邊,下午又去澡堂子了。
才躲過去。
要是去年,肯定被趙大田抓去給村里的人寫對聯。
不過自己也樂意寫。
因為這是難得的練字的機會,也沒有人會嘲笑他,畢竟生產隊就沒有比他寫的好的了。
今天這些人沒找到自己,肯定已經去大隊找人寫了,找他們寫,那可是要給一點點糧食的。
多少也要意思一下。
再窮,也得有新的對聯,不然的話不吉利。
拿著東西回來馮嬸子這邊,把東西鋪在炕上,就準備寫了起來。
一邊對著馮寡婦笑道“嬸子,一會您幫忙剪幾個紙花啊,我一會給貼家里的窗戶上。”
馮寡婦不會寫對聯。
但是她會一手細致的針線活和剪窗花的手藝。
這都是解放前的時候就已經會的。
馮寡婦是山東人,她這手藝在那里被叫“伎倆人”,就是會剪紙的婦女。
在剪紙比較厲害的鄉里,你要是不會這個,嫁人都難。
就跟男人不會種莊稼一樣。
每年,他們家的剪紙最出彩了,村里不少的人過來讓她剪,還能收點糧食。
而且得提前說。
因為這個簡單的很快,如果是要復雜的東西,很難剪。
但是今年因為身體的原因,加上村里都沒糧食了,就沒干這個活。
馮寡婦笑著點了點頭“成啊,不過時間來不及了,只能剪一些簡單的。剪幾個福,加上老虎吧,正好明年是虎年。”
“行啊”
王青松笑呵呵的答應了下來。
隨后開始忙活了起來。
三幅門對子,因為自己家大院沒有門,只能寫一副,這邊兩副,一共三幅。
剩下的就是橫批,以及廚房、豬圈。
幾個人在那里忙活著。
王青松寫的也很快,畢竟以前也寫了不少,寫來寫去就那么些吉利的對聯。
很快就寫好了三幅加橫批,放在一邊晾干。
又寫了幾個六畜興旺,出入平安之類小的紅條子,到時候貼在其他地方。
至于福字,他就不寫了。
由馮嬸子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