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王青松呵呵一笑“這不是放假了嘛在家待著也沒事情干嬸子這是干嘛呢”
“哦,沒什么。去那個什么木耳房看看拽點柴火。”
說完,直接就離開了。
看到這一幕,王青松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大跑步”的時候,可不止是煉鋼,從縣里到公社,再到大隊最后到生產隊可是辦了不少的“企業”。
窯廠,瓦廠,酒廠
隊辦企業,也是鄉鎮企業的前身。。
只不過這個企業絕大部分都是黃了。
比如大隊辦了一個窯廠,后來也不了了之了。
而且了支援城里的副食品,農技站有搞了個什么木耳養殖,搭了個棚子。
就這么搞起來了。
因為木耳貴啊,干的木耳批收購價格是2塊1毛五,售價,更是高達3塊2錢一斤。
后來
好像就沒后來了
費了老鼻子勁,結果長的木耳也就夠炒一盤菜的。
縣里的還好,但是生產大隊唯一沒黃的,好像就只有隊辦養殖場了,說是養殖場,其實就是當時把村里的雞鴨、豬收集起來,放一起養。
家里是不讓養牲口的。
別的不行,養牲口主要不得病,至少不會出大問題。
這點技術還是有的。
而吳春花說的木耳房,其實就是一個大棚子,四周有用秸稈圍了起來。
現在也就剩下一點木頭框架了。
名存實亡了。
不過公社那邊沒給結果,這邊也就一直沒拆掉,秸稈都被抽了燒柴火,木頭框架和里面的木頭墩子也被很多人偷偷抽掉。
只不過木頭框架沒這么明目張膽而已。
現在吳春花已經直接去弄了。
看著她的離開,王青松想到自己看的那本書。
里面就有木耳、香菇之類的大棚種植,只不過沒有具體的方法而已。
不知道那邊有沒有這個法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拿來用。
一邊想,一邊向著家里走去。
回到家里,馮嬸子家的房門是關著的,不用想了,應該是去生產隊里搓麻繩去了。
小麥應該跟著過去玩了。
回到房間里,看了看八卦鏡,周穎兩人已經吃了飯回了屋里玩手機呢
看到這一幕,他想了一下,看著這個屋子,來到門口將房門從里面給鎖了起來。
門中間有縫隙,圓環門鼻子從里面也能鎖。從頂上也能爬進去。
鎖上以后,他這才來到房間里。
沒有來到火炕那邊,而是來到了對面密室這間房子。
因為就算是小麥進來了,他也不愿意來這邊。
確定沒問題了。
他開始將自己的東西準備帶過去一點看看。
找到一個麻袋,將字畫以及一些瓷器裝了幾個進去。
弄好以后。
他這才開始快速的換上那邊衣服,重新出現在了門口的位置。
拿著準備好的鑰匙,打開了門,假裝剛剛才開門進來。
應該是聽到動靜了,周穎從屋里走了出來“回來了啊”
“嗯,剛剛回來。”
王青松點了點頭。
周穎也沒有在意,點了點頭“哦,電話咋打不通啊”
“啊。你打我電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