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看著李思辰和人交流完以后,等人走了這才詢問了起來。
“怎么樣啊”
李思辰看著人走了以后,這才說道:“嗯,問過了,這個房子剛剛交房,房子去年樓花就已經賣光了。現在要買的話只能買別人手里的。”
聽到這個話,王青松抬頭看了看。
這就是一棟面寬五六米左右的一棟獨棟門口,大門在街道邊上。
高度是18層。
在這附近已經算是比較高的樓層了。
外表是大理石貼面。
“這個怎么賣的”
“說去年開盤的時候便宜,只要110蚊,現在要160蚊一平尺。房子都挺大的,都是400到500平呎左右的。”
聽到這話,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
前面查過,60年港島出了個什么計劃。
一直到65年這期間都是港島樓市大熱的時候,后面三年港島的新建的樓盤會達到一千多棟。
到了65年以后,房價會崩盤。
只剩下當時最高房價的三分之一,大概也就六七十一平尺。
現在還不算最高價呢!
四五百平呎,也就是四十多個平方左右。
這里沒公攤,也不算太小了。
他在四九城和小妹住的房間也才十幾個平方。
不過對于現在的他,感覺還是太小了。
看著這條未來最繁華的街道之一的軒尼詩道,還是決定先買一間得了,反正是自己住,暫時也沒有出去賣的打算。
估計只要自己不缺錢,以后也不會賣。
路上的行人非常多。
王青松四下看了看,揉了揉頭,在那里琢磨著。
這里以后他可能會經常過來。
那么他就需要這邊,以及九龍那邊各自買一套房子,用來居住,因為香港島和九龍還沒有通車。
兩邊的往來不是很方便。
這是房子。
接下來就是倉庫。
沒有一個自己的倉庫,十分不方便,不管是租還買,這都需要。
接下來,就是選擇合適什么樣的東西在這邊售賣,這個很重要。
高端的產品,他完全可以帶過來。
問題是太高端的話,會引起一些人注意,到時候會有很大的麻煩。
畢竟在任何時代,科技都是非常重要的。
就算他能從對面帶過來汽車之類的高端產品。
問題是價格。
這邊的汽車也就一兩萬塊錢,而且中環這邊明顯車子非常多。
但是這個多是因為地方小。
車子的總量就那么多。
那么最好的選擇就是衣食住行。
港島紡織業空前的發達,衣服是個很好的選擇,吃的也是很好的選擇。
當然了,還有各種工藝品之類的。
這些沒有這么惹眼。
慢慢把這邊發展起來,以后的事情再慢慢來,胖子不是一口吃下去的。
想到這里,他看了看李思辰笑道;“走,去問問,看看哪家合適,買一套。”
因為樓的入口處,貼了不少紅色的喜報。
大部分都是吉屋出租,也有一部分寫著出售的字樣。
出租的,不用說了,不少不缺錢的包租公,包租婆,買了以后租給人住的。
也有人完全就是炒樓花。
差不多就賣了,接著干其他賺錢的買賣。
“真的要買啊”
“買唄!”
說完,向著屋里走去。
里面有一個電梯,此時已經有人在里面進進出出的。
“8樓!這個可以啊!450平呎。”
王青松看著喜報上的樓層嘀咕了一句。
上面還有聯系方式。
只是沒寫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