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聲音,王青松扭頭看去。
這是一個三十多的青年人,旁邊還跟著五六個青年。
一行人也是穿得破破爛爛的。
這口音雖然不是四九城的,但確實是內地的。
“老鄉,你們是哪里來的河南”
王青松好奇地問了一下。
對方點了點頭:“嗯,俺們河南過來的。”
“你們怎么來這里了河南,離這里太遠了。”
王青松也是很奇怪。
隨后聊了起來。
聊了一會,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對方幾個人是河南信陽的。
困難時期,他們那里可以說是十室九空,這些人一路向南要飯,勉強活了下來。
之前聽說這里的事情,于是就逃這邊來了。
過來也沒有多少天。
跟著大部隊從橋那邊過來的,運氣還算好,安全到了市區。
而剛剛的打人事件,則是因為工作的問題。
因為現在外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很多語言都不通,一下多了很多勞動力。
工作是個問題。
女的還能進制衣廠,但是男人基本上都是沒事情干。
于是扛包這種體力活,自然是首選。
問題是人太多了。
扛包在港島這邊是屬于沒什么人愿意干的,但是工資可不算太低。
可是這些人來了以后,對碼頭的工人形成了一個沖擊。
這些人甚至連錢都能不要,只要保證他們以及家里人的一日三餐就好了。
都是想著,安穩下來以后,再好好找個工作。
于是現在港島這邊的碼頭工人形成了一個潛規則。
不讓這些人過去。
王青松聽完以后,眉頭皺起來:“他們對我們內地人這么為難嗎”
張鐵柱搖了搖頭:“也不都是這樣滴,俺們來滴時候,好多人被遣送回去,這里好多人,都給俺們打掩護。讓俺們跑,還給俺們吃滴。”
聽到這話,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
任何地方都有黑暗和光明的地方。
這些人住的地方是在外圍的難民聚集地,這也是港府劃出來的,不過那里的人太多了,條件非常的差。
不過也有人特地到那里,挑人去工廠里干活。
沒被挑到的,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而且被挑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會粵語的人,不然的話,交流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沒被挑選上。
王青松腦子一道想法浮現了出來。
要是自己能弄個工廠,然后把這些人給弄過來,不知道行不行。
但是問題又回歸到了之前的問題。
干什么。
他到現在都沒找到合適干什么的事情來。
這兩天出來逛游,就是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實業能做做。
港島說是向著輕工業去轉型。
但是這里的輕工業,適合普通老百姓能接觸的,主要其實就三種:成衣制造業、電子業(包括鐘表,玩具),以及塑膠工業三種。
說白了,就是做簡單的代加工。
也是港島的主力行業。
所以,他現在想的就是弄個小廠子,先做起來。
慢慢摸透這邊的路子。
畢竟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
王青松看了看旁邊,想過去又不敢過去的張鐵柱幾個人。
估計這些人也挨打過。